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百五十章 吴下阿蒙(2 / 2)

在崔耀祖的心目当中,长平公主就是一个娇娇怯怯的小女孩,除了一个公主的身份之外什么都没有。她做事的时候就只知道扛起大行崇祯皇帝这面金字招牌,别的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了,反而事事显露出一种小家子气,崔耀祖从来就没有真正把她放在眼里。

这些年来,长平公主在事实上打理着大明王朝的事物,虽然没有一个皇帝的名份,其实已经算是半个皇帝了。

沉稳、干练、不疾不徐、不急不躁,她已经学会了利用大势而不是耍小聪明用小手段,这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典型特征。虽然还谈不上高瞻远瞩,更不可能于大智如妖的李吴山相提并论,却绝对比当年那个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复隆皇帝要强的多,就算是和她的父亲崇祯皇帝比起来,也未见得就真的逊色了。

一个女子,能有这样的眼界和胸襟,极是难得。

“我素知崔大人的手段与决绝,但这次出镇缅甸却与朝鲜不同,万事求一个稳字,最好……最好不要再使用那些暴烈手段……”

崔耀祖很有耐心的听长平公主把话说完之后,追问了一句:“朝廷还要对面对用兵?”

要不是因为雨林三号作战方案刚刚传过来,长平公主甚至会以为他已经知道了这个军事征服计划。

“寥国、廓尔喀就是下一个目标,而缅甸作为跳板和基地,不求有功但求稳妥。”

崔耀祖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这个军事计划的大致情形:“打通去往天竺的通道?”

“崔先生真大才也,便是赞一声当世之卧龙也不为过了。”

一听到自己的任命,就能想到整个军事计划的终极目的,这绝对需要很广阔的眼光和预判能力。满朝文武当中,拥有这份眼光者屈指可数。

朝廷敢制定如此庞大的战争计划,背后必然有李吴山的强力支持,否则的话,仅仅依靠江南根本就支撑不起来,更不可能实现这么大的战略目标。

军事上的问题,崔耀祖一点都不关心,因为他知道李吴山肯定已经制定好了非常详细的计划,而这个计划一定早就摆在长平公主的面前了。

“殿下还有没有什么其他要嘱咐的话语?”

“崔大人做事我放心的很。”

“那……臣就先行告退了。”

崔耀祖临走的时候,忽然又说了一句:“殿下真让我老崔……老臣刮目相看。”

长平公主笑了笑,什么话都没有说。

她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怯懦软弱的公主殿下了,早已在无数次的狂风巨浪之中成长起来,变得越来越干练,处理各种事物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尽可能的维持着大明朝的整体局面,做到进退有据攻守自如,看似举重若轻,其实非常非常的艰难。

在这看似轻而易举的背后,隐藏着无数的辛苦和付出。

她几乎没有私人时间,而是变成了一架工作机器,时时都在想着这个王朝的利益,事事都在为这个帝国打算。每一次筹谋每一道政令的背后,都有她的心血。

长平公主甚至想不起上一次游玩是在什么时候,她可以记住京中每一个从五品上官员的名字,却总记错贴身宫女的名字,有时候甚至还会忘记自己到底有没有吃过上一顿饭。

作为庞大帝国事实上的掌控者,她根本就李吴山那种“未卜先知”的能力和横扫一切的实力,唯有事事谨慎小心深思熟虑,才能弥补这方面的天然欠缺。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现在的她愈发的理解了复隆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把皇位传给永王,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朱长生。这其中的良苦用心和苦衷她已经彻底的明白了。

永王为帝,可以取得和李吴山之间的协同,并且得到李吴山的鼎力支持。若不是这样的话,当初的大旗军很有可能就已经真的渡江南下了,到了那个时候,还有没有大明朝就真的说不准了。

眼下这大明朝的局势,正是蒸蒸日上之际,越来越强盛的国力,不仅暂时掩盖了很多问题,还让李吴山和整个北方依旧簇拥在大明的日月旗帜之下。

就算大明朝出现了李吴山这样的超级权臣,就算他李吴山的实力早已经凌驾于朝廷之上,却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情形,大明朝依旧保持着内外统一的姿态,长平公主出力不少。

作为一个传统的皇室成员,而且还是一个女流之辈,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她的极限了。

正逐步壮大大明朝国力的同时,必须处理好和李吴山之间的关系,跟上李吴山的脚步,这是确保大明朝完整存在下去的基础。

随着侄儿朱长生的年纪越来越大,继承皇位的时间也越来越近,到时候若是有任何过激的行为,就会打破这个微妙的平衡,那将是一场不可挽回的灾难。

所以,长平公主必须万般小心,在努力维持局面的同时,尽可能抓住更多权柄。

为了揽权,她必须改变朝廷的运作模式,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好在现如今的大明天子非常理解她的难处和苦衷,愿意尽可能的提供更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