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三百一十六、 追踪(2 / 2)

这时,柳秋月也进来,静静地在左少卿身边坐下。

左少卿逐一看着身边形色各异的四个人,感觉很满意。他们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希望他们能帮助她,尽快找出那个‘水葫芦’来。

她静静地说:“秋月,广林,还有三虎,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个小组。明天,我们要一起去武汉。具体怎么走,秋月会安排。具体的任务是,我们要在武汉找一个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台湾国民党情报局安插在大陆的一个潜伏特务。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必须尽快找到这个人。”她这么说着,平静地看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胡广林动了一下,说:“左同志,我可以提一个问题吗?”

左少卿笑了一下,“广林,还是叫我少卿吧,或者,叫我左少吧。”

胡广林掂量一下这两个称呼,说:“那,我就叫你左少吧。我想问的是,我们去武汉找人,有线索吗?”

左少卿沉吟一下,轻声说:“几乎没有线索,也不知道他的具体情况。我现在只知道,这个人昨天晚上,还在用电台和台湾方面联络。就是这些。”

胡广林满脸的困惑,犹豫不定地看着左少卿。

陈三虎撇着嘴,斜着眼睛盯着胡广林,“兄弟,我可敬着你呢。所以我告诉你一句,这一行里的规矩,就是不要瞎问!不该问的别问,只管按主子的吩咐办,就行了。懂不懂!”

胡广林瞪着他,咬了咬牙,没有再说话。

第二天,左少卿一行四人,分成两组,乘火车去了武汉。

大约四天后,远在台北的叶公瑾,听到几个让他意外的好消息。

这个时候,已经是深夜。最近一段时间,叶公瑾和潘其武商量“左案”时,都是在深夜。他感觉,夜深人静时,更有利于他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几件好消息,都是潘其武带给他的。

第一件,济南的赵明贵小组,八个人,已经全部转移到武汉。现在已经以合适的身份在武汉居住下来。赵明贵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右少卿。

正如叶公瑾判断的那样,寻找右少卿,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后来,赵明贵在潘其武的帮助下,终于找到右少卿,却绕了一个大圈子,也使了一些歪招。

第二件,四天前,右少卿所在的魏铭水小组,竟然主动与局本部联络。昨天夜里,电讯处已经与魏铭水小组进行了第二次无线电联络。

电讯处对这两次无线电录音进行了技术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两点:一、报务员确实是魏铭水小组的刘溪,指法符合存样。二、电台有异。似乎不是潜伏组配备的军用电台,而是民用电台。因此,不排除刘溪,甚至魏铭水小组全体,已被共党破获,并被共党“逆用”的可能。

潘其武说:“局长,如果这个情况属实,我们就要谨慎一些了。”

叶公瑾听潘其武介绍完这个情况,不由笑了起来,“其武兄,电讯处有些教条了。试想,如果共党要‘逆用’魏铭水小组,为什么要让他们使用民用电台?共党没有那么笨。我判断,魏铭水小组是安全的。”

潘其武想了想,说:“局长说的也对,确实是这个道理。有可能,是魏铭水用了什么办法,另搞了一部电台,也未可知。”

叶公瑾点点头,“有这个可能。那么,知道他们的具体地点吗?”

潘其武摇摇头,“我们两次询问。但魏组那边,绝口不提。”

叶公瑾说:“我判断,这是右少卿的谨慎。好吧,他们不愿意说,只好让赵明贵组多下一点功夫,好好找一找。一定要找到她。记住,是秘密找到。”

潘其武立刻点头,“我明白。”

第三件,叶公瑾为了这个第三件事,开始很生气,后来却大笑特笑起来。

这个第三件事,是潘其武接到南京潜伏组来的一封电报,内容是:据查,“伊公子”账户内资金已被动用,并改变了户主。

叶公瑾看完这个电报,心疼得仿佛被人插了一刀。

这个“伊公子”账户里的钱,可是他的私人财产呀!他为党国奋斗了这么多年,只积下这么一点财产。但当年撤离南京时,却没有来得及带出来。此时想起来,还是让他痛不可忍。现在,他手里除了存一点薪水外,没有任何财产。他想在家里养一个女人,都做不到,让他心里委实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