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章(1 / 2)





  “殿下不要小看了这个门派,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却是有自己独立的情报网,当年老王爷大概就是想着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重新登上巅峰,所以才刻意而为之的。”老太监继续说道,“殿下不要恼怒老奴到现在才将这令牌取出,实在是老王爷遗训不敢忘记。”

  萧衍应了一声,却是没什么心思再吃东西。

  他知道师傅现在将这个交给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现在起,他就开始正式肩负起他这一支皇族所受的一切委屈。一切冤仇。

  他也能明白为何他的祖父一定要现在让师傅将这令牌拿出来,一来就是怕如果拿出来早了,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发现,那便是什么事情都保不下来了。二来是怕生出好逸恶劳的心思,觉得手里有一个江湖门派就可以不再想起他的,只顾自己过的舒心。

  等从老太监那边出来,萧衍将那令牌放在最贴近自己心胸的位置,他的胸口似是被一团火包裹着在烧一样,他等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若是他还抓不住的话,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萧衍报名兵部的事情很快就被太皇太后知道了,她十分的不满。

  原本她是想赖账的,一点都不想将萧衍带入宫里来,但是当时海口都已经夸下了,也容不得她翻悔。

  带进了宫里,放在神武门那个不咸不淡的地方,为的也是克制他的发展。太皇太后还没老糊涂到那种程度,她既然赖皮不了萧衍的回归。就索性将人拴在神武门,有老对手的曾孙子囚禁在那方寸之间,替她看着大门,她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太皇太后当然知道到了萧衍这一辈已经是两代之外了,她将萧衍压在神武门这多年都不提升他的官职,就是想告诉萧衍,臭小子只要我在,你就别想翻身。

  哪里知道皇上会忽然下这么一道圣旨。

  老太太在生气之余也是感觉到了如今朝中的紧张了。

  她和皇太后当年为了让肃宗登位,将盘踞在西域附近的忠义侯给弄来了京城,他修养生息多年,势力也越来越大,肃宗登位这么多年,说是已经亲政,但是多半的决策也是要看忠义侯的脸色的。

  肃宗不是不想削弱忠义侯,但是人家手里有兵,而且这么多年下来,朝中的大半精兵强将都已经被忠义侯网罗到麾下。即便是不在他的麾下,也是以他马首是瞻。

  若是这次边境上有战事出现,肃宗若是不想求着忠义侯。就只有自己招兵了。

  肃宗这次也是真的想藉由这个机会削弱一下忠义侯的兵力,他就是卯足了一口气,不去求忠义侯出兵,素以他连夜召集了靖国公等几位大臣商议,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

  这个法子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目前对付忠义侯也只能如此了。

  忠义侯就当看笑话一样看着他们胡闹。

  他带兵多年,自然知道行军打仗又不是过家家,自然是需要配合的。

  忠义侯觉得肃宗有点异想天开了,就凭着这些临时拼凑出来的虾兵蟹将,将要打赢?真是在做梦了。

  他就静静的看着肃宗作妖。

  等到时候肃宗碰壁了,损兵折将不说,还花了那么多钱,这都打不赢的话,就只有再回头过来求他了,只要等到这个时候,忠义侯就可以再刮一下肃宗的脸皮,告诉他什么才是带兵,什么才是战争,不是他一个坐在金銮殿上的傻皇帝那么想当然的事情。

  太皇太后本是想要将萧衍扣下的。但是等她弄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之后,太皇太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种队伍带出去能活着回来多少都是未知之数,况且此番是肃宗与忠义侯的较量,她就是再怎么看不上那小贱人的后代,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小小贱人的后代也是留着萧氏的血脉。

  这大梁是姓萧的不是姓夏的!

  越是这种时候,她身为太皇太后便是要义无反顾的站在皇帝的这一边了。

  所以她也纠结了好几个晚上,才痛下决定,无条件支持肃宗的决定,不去为了只是出自己心口一气而让肃宗为自己破了圣旨,毁了名声,被忠义侯抓到笑柄。

  第28 韩宝琴

  南书房灯火通明的时候,忠义侯府的书房也是亮如白昼,忠义侯的拥裔们纷纷惴惴不安的看着忠义侯。

  忠义侯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依然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他的须发也白了不少,一丝不苟的梳拢在脑后,用一枚上好的白玉冠别着。忠义侯素来不将自己的富贵藏着掖着,用他的话说,那就是富贵就是给别人看得,若是真的藏着,还不如不要富贵。这就跟锦衣夜行是一个道理,大黑天的,穿那么好看给谁看,要穿就大白天穿。

  他身上穿着团花织锦的深褐色长袍,镶着黑色的貂毛,领口镶嵌着金纽扣,凑近了看才会发现那扣子不光是金的那么简单,而是镂空雕成三层,每一层有一只麒麟兽,巧夺天工。

  “急什么。这么沉不住气。”相比较与自己属下那有点着急上火的面容,忠义侯却是笑呵呵的,一派轻松闲适。他端起茶碗抿了一口,随后笑道,“陛下年纪也不小了,却还是有一颗纯真之心,甚好甚好。他若是愿意尝试便自己去尝试一下吧。”

  “侯爷,这哪里是陛下要自己尝试的事情?”车骑将军童大年抱拳说道,“这是陛下有心要削了侯爷的权啊。陛下也不想想当年他为皇子时候的窘境,若不是有咱们侯爷。如今四海升平,陛下却不顾老侯爷的恩德,这是忘恩啊!”

  要你说?在场的人又不瞎,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大家纷纷拿鄙视的眼神看着车骑将军,这哥们拍马屁表功也表的太厉害了。有本事你将陛下忘恩后面那两个字说出来啊。

  “老童啊,你也一把年纪了,坐坐坐。”忠义侯笑眯眯的说道,“别着急嘛,谁都知道当今陛下是老夫的女婿,这晚一辈的人想要做点什么事情。咱们老一辈的就要支持支持。孩子们啊,不撞撞南墙又怎么知道事情的厉害呢?陛下这次想做什么就由着他去。咱们这些老家伙都年纪大了,看看就是了。等孩子们实在折腾不动了,咱们再给他们收拾收拾烂摊子就是了。”

  大家一听,纷纷颂扬起忠义侯高义。

  “对了,今夏酷热,南边良田旱的不行,所以咱们这秋季的粮食也是收的不多。这老天爷不赏饭吃,咱们也是没法子,北边入冬以来又在闹饥荒。”忠义侯对户部尚书说道。“你前几日不是上书要求陛下拨放赈灾的粮款吗?这是好事,以民为先,明儿早朝上再催催陛下。”

  “是。”户部尚书忙起身应了一下。

  “春季大汛,这围堰的工程进度也要加快了。趁着现在是冬天,能多造一点是一点,免得等到了开春之后雪水融化,雨水丰沛,围堰附近又凌汛。李大人,等上了朝,这件事你也要提醒一下陛下。”忠义侯又对工部尚书提点了一下。

  工部尚书也马上起身道是。

  忠义侯又叮嘱了几个人。随后笑眯眯的叫大家都散了去。

  等人都走空了,忠义侯捧着茶碗长叹了一口气,和他斗,陛下还是嫩了点啊……

  有句话叫请佛容易送佛难,他从西域边陲到了京城,就没那么容易被赶走了。

  “对了,去和平儿说,叫他明天在送点好玩的东西给太子殿下。”忠义侯叫来了自己的心腹小厮说道,“太子殿下最近读书辛苦了,劳逸结合嘛。蓝逸那个老东西,教书教的那么认真作甚?难道殿下将来要去考科举吗?笑话!”

  翌日,萧呈言在屋子里看书看得心烦,正无聊的翘着腿伸着懒腰。

  门口的太监来报,夏家小公子求见。萧呈言顿时和打了鸡血一样翻身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终于来了一个可以陪他说说话的人了。

  “殿下。”夏秋平才行了一礼就被萧呈言给拖了起来。

  “你可是来了,这几日父皇检查我功课,蓝师傅不准我出去找你们几个玩,可是将我憋坏了。”萧呈言迫不及待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