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名侦探夏贵妃第52节(1 / 2)





  “李太师。”有个老臣低声道,“德妃娘娘不愧是世家出身,这般复杂的场面也能操持得行云流水,乍一看竟已有凤仪。”

  李太师捋须道:“慎言、慎言,德妃娘娘仅是操持宫中之事,城下这百叟宴,乃民间所办。”

  “听说,这是王尚书家办的,这场面不错嘛,倒比前年那皇商办的气派多了。王尚书,你也说句话呀。”

  这深秋的天候,坐在后面的王尚书还不停地擦着冷汗,事如其所料,宫里的采办听了风声,擅自揣摩上意,以为是宫里的婧嫔娘娘吹了枕边风,便将办百叟宴的程仪直接内定给了王家,甚至还把操办的预算都提前给他翻了倍。

  如果皇帝没发现这件事的话,王尚书少不得要捞一笔的,但如今天子眼皮子下面操持这宴会,反倒是浑身不自在。

  正说着,便见一列宫女持着琉璃宫灯、五明长扇簇拥着太后自城楼后登上,城下赴宴的老人顿时山呼“千岁”,一番歌功颂德后,便落座开宴。

  “太后娘娘,有此百叟祝愿,您必定福寿绵延。”

  身侧的女官说了句吉祥话,崔太后却微微发怔。

  这皇城之中,她曾盛宠加身,也曾跌落谷底,彼时那些笑她者、恨她者,可曾想到今日是那个重明庵里的废人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只能说,世事无常吧……”

  崔太后感慨地笑了笑,扶着女官的手起身。

  “走,下去与民同乐。”

  这是百叟宴的固定仪程,皇帝不在,便由太后下了城楼,向那些受邀至此老人的敬酒问候,以示天家亲民。

  历代王朝皆崇尚以仁孝治天下,到场的老者要么是文坛名宿,要么是公认的孝廉,能被邀集于此,于他们也是无上荣耀。

  “这位是荆夫子,乃儒家大学,供养百名战乱孤儿,中举者不知凡几。”

  “这位乃是三王乱时的‘独臂百夫长’李校尉,曾肩扛灼木,为百姓于北燕乱军中杀出一条生路。”

  “这位是罗夫人,她造的百丝织机,如今是朝廷织造最好的良器。”

  崔太后不禁动容,一一为这百名老人斟满了酒,回望皇宫,心潮澎湃道——

  “今日能有此盛景,全赖诸位肱骨之力,予共诸位满饮此杯,愿福泽万民,愿王朝昌盛!”

  百名老者纷纷起身相敬。

  “饮胜!”

  就在此时,一个女子突然扑到了崔太后脚下,大声道。

  “苍天在上,天地共见!我韩茉音今日要揭露崔氏幽禁先皇后,窃据后位的大罪!”

  “你——”

  崔太后诧异中,身侧的郑女官厉声道:“禁军!还不护驾!”

  韩氏凄厉地大喊:“我有先皇后常氏血诏!崔氏构陷先皇后,手上人命无数!今日杀我,明日便要杀尔等!”

  “太后,这到底是?”

  忽然,刚才一杯酒下肚的老者都不同程度地头晕脑胀了起来,就在诧异间,一个坐在后列的老者倒了下去,七窍流血。

  有一个老者厉声疾呼道——

  “太后要杀我等!”

  “啊?”

  城楼上的王公大臣,包括德妃在内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听见喧闹声,纷纷站起来,诧异地看向下方。

  “这是怎么回事?!”

  “莫不是酒里有毒?”

  德妃万万没想到她主持的宴会又出了事,一时间头昏脑涨起来,厉声道:“城下宴会是谁负责!”

  “是……”掌事宫女环顾了一圈,道,“是王尚书家主持。”

  后妃这边的视线纷纷头像了还在抓着桂花糕发呆的婧嫔,后者呆愣了一下,探头看向自己的老爹,只见他已经当场晕了过去,登时傻了:“?”

  德妃焦心不已,只得派遣了禁军去通报皇帝。

  宣政殿距此不远,不一会儿,皇帝便来到城楼上。

  “陛下……”

  “万事有朕,你带着嫔妃们且回去吧。”

  封瑕交代完之后,视线落向城下的崔太后。

  看着城下那些七窍流血的老者们,他眼里一如既往地对这个母后抱持着一股疏离。

  “母后,这是何故?”

  崔太后抬头看向儿子,震怒道:“你质疑为娘?”

  封瑕却只是看着她,眼中是浓浓的失望,连一句“儿不敢质疑母亲”的话都没有说出来。

  崔太后心凉了,在他眼里,她这个当娘的,什么都做得出来。

  包括为了与先皇后争斗,抛弃他这个先天有残心之症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