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节(1 / 2)





  蒋徽敛目审视, 随即绽出纯美的笑靥, “嗯,喜欢。”

  “还想要什么首饰?”董飞卿说, “我帮你做。”

  蒋徽认真地想了想, “还想要一个珍珠发箍。你能帮我做么?”

  她的言语,把他思绪拉回到旧时。

  他中探花之后,她派人送给他一幅八骏图。才女蒋徽画马是最出彩的——这份礼的分量很重了,他理应赠送回礼。

  他只知道她喜欢珍珠,别的从未听说。

  她已经定亲,听说两家都在欢欢喜喜地筹备婚事。

  他就想,送她一两样珍珠首饰吧。

  特地抽出一日光景,去各个老字号的首饰铺子看了看,看到了五花八门的珍珠首饰。

  他都看不上, 因为料定她不喜欢。

  她喜欢的, 是简简单单的式样。其实他也是。

  什么都一样, 简简单单的就好。

  于是,在一间铺子里寻到了相宜的几十颗珍珠,继而在铺子里画出一个珍珠发箍的样式,让掌柜唤师傅照样子做出来。

  没两日,发箍送到他手中。他仔仔细细地看了好一阵子,才发现一颗珠子有瑕疵。这不能怪掌柜,只能怪自己当时不够细致。幸好那颗珠子所在的位置不显眼,也就忽略不计,遣人送给她。

  随后,也曾想过,在她定亲之后送她首饰,是否不妥,转念便释然:他送她和薇珑首饰的时候不少,又长期住在程家、唐家,这种物件儿在何处都不会过账,再者,谁都知道,与两个女孩子本就是兄妹之谊。

  在那之后,他和她都开始了与家族对峙的日子,先后离京之前,再没见过面。

  那个珍珠发箍,她是否喜欢,他无从知晓。

  思绪闪过脑海,只是瞬间而已。董飞卿握住蒋徽的手,“喜欢哪种样式?离京前,我送你的那个发箍,样式还成么?”

  蒋徽对上他眼眸,微微点头,“就要那种。我就是想要你给我做一个那个样式的。”

  董飞卿听完,眼神变得很是复杂。他欲言又止,双手捧住她的脸,倾身,在她眉心印下一吻。

  在这片刻间,蒋徽脑筋终于能够如常转动,明白了他那句“画不出”意味的是什么。

  他说过的:“喜欢到骨子里的,我大多画不出,总是半途而废,几笔之后就作罢。”

  “董飞卿……”她心海翻涌着,五味杂陈。

  总算是明白了。董飞卿把她抱起来,安置到怀里,吻一吻她的额角,继而却岔开话题:“我帮你做过一个手串,记得么?”

  蒋徽搂住他,把下巴搁在他肩头,“当然记得。”

  “那个手串呢?赏人还是送人了?”他说,“成亲到现在,都没见你戴过。”

  “没有,没给别人。”蒋徽语气透着些许沮丧,“不见了,丢掉了。”

  “总说我粗枝大叶,你也没强到哪儿去。”莫名的,他有些失落,数落她,“都没戴过吧?”

  她反应变得慢吞吞,迟疑片刻才说:“谁说的?戴了好几年。”

  “嗯?”他心头一震,和她拉开距离,凝视着她。

  蒋徽视线转移,望着雪白的窗纱,沉默多时,神色有细微的变化。

  终于,她对上他视线,目光清明,“真的,戴了好几年。我只有那一个手串。”

  他喉间一哽,说不出话来。能做的,是把怀里的人抱住,紧紧的。

  “董飞卿,”她的手迟疑着,到底是扣住他肩头,力道不轻不重,“我喜欢你。或许,要比喜欢还要多很多。”

  董飞卿抚着她的颈子,正要说话,却听得友松的脚步声到了厅堂门外。

  他蹙眉。

  蒋徽则是微笑。这样的时刻,还是缓一缓再应对比较好,有人来打岔,再好不过。

  她离开他怀抱,下地,随即唤友松进来。

  友松禀道:“董夫人前来,要见夫人。说夫人不肯见的话,便请公子拨冗叙谈几句。小的是把人打发走,还是请进来?”

  董飞卿望向蒋徽。

  蒋徽道:“请进来吧。”这当口,又是端午节这样的日子,董夫人前来,一定不会做无用功,理应见一见。

  董飞卿颔首以示赞同,随即起身,对蒋徽说:“你先跟她说说话,我过一会儿再回来。”

  蒋徽望向他,笑容甜美,“好。”

  大雨天,董飞卿却很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董夫人走进厅堂,神色不倨傲,也绝没有一丝随和。

  蒋徽坐在北面居中下手的位置,见对方进门,站起身来,只是欠一欠身,“董夫人。”

  董夫人颔首一笑,“贸然登门,只望你不要见怪。”

  “夫人言重了。”蒋徽笑一笑,抬手示意董夫人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