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6节(1 / 2)





  董飞卿离京之后,大多数人都认为,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回来,董志和也会与长子重修旧好——毕竟,皇帝都对董飞卿赏识有加。她亦笃定这一点。

  毁掉董志和那般出色的长子,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切肤之痛?

  为此,她花费了诸多心血,做了那么多事。

  但到近期才发现,她看错了董志和,亦看错了董飞卿。董志和就是那种可以放弃亲生骨肉的父亲,董飞卿就是那种做出抉择便不会回头的人。

  自先生、阿锦消失到如今,时日漫漫。

  很多事情,她自己知道,已偏离为她们讨还公道的初衷,因为在那条路上,风霜雪雨纷沓而至,让她心性变得偏激、狠毒。

  曾镜是她毒杀的。

  那是个样貌性情都寻常的男子,却也有戒心:命下人盯着她平日的迎来送往。

  知道她与袁琛、秦桦有信件往来,他吩咐她即刻断了联系:“商贾的家眷,为何要来往?”

  她不答应,起了争执。

  有多嘴的下人跑去告诉了父母,他们一通规劝、敲打,说曾镜能不计较你先前那门亲事,已是心胸广阔,你可别不知好歹。

  她沉默不语。

  又出了两次这样的事情之后,父母索性让她回娘家住了几日,每日耳提面命。

  就这样,她对曾镜起了杀心。

  不耐烦再过这种日子,或者,也是变相的宣泄对父母长久的怨怼。

  从那时起,已经生无可恋。没了对亲人的依赖期许,没有朋友,没可能有男子呵护照顾。

  她看到的经历的一切,带来的都是失望、晦暗。

  曾镜的死,她拉上了董夫人,用重金收买了董夫人信任的黄大夫。

  袁琛送给她的银钱,自然不会只用来聘请高手针对董飞卿和蒋徽。

  董家不是只有董飞卿一个人,她一直在尝试对别人下手:安排人色/诱董志和、董越卿、董佑卿,派人接近他们。

  都没能成事。

  董志和大抵是精力不足或能力不济,平日要比首辅还要繁忙,每日早起上朝,下衙用饭后直奔书房,休沐时也忙着与幕僚议事;

  董夫人望子成龙,给董佑卿请了好几位饱学之士。董佑卿应该是明白母亲的期许,也希望自己有一日能超越那个叛离家门的长兄,每日埋头苦读,经常做功课到大半夜,出府门的时候都少。

  董越卿是庶子,不会像董佑卿那样用功,却也不敢四处走动,胆子太小了,别人的善意恶意一概婉拒。而且,这样一个没分量的人,就算能算计成,也派不上用场。

  至于请人刺杀董家的人,想一想就算了:天子脚下,锦衣卫查案能力一流,次辅家中若是出了命案,不论如何都会从速抓获凶手。若在那样的前提下成为阶下囚,她恐怕都不会有说话的机会,便已身首异处。

  董飞卿在沧州的时候,她命人送了一封危言耸听的信件给他,要他从速回京,到书院谋个差事,这是因为她能够安排人接近他,把先生的事、曾镜之死逐步透露给他。

  他和蒋徽回到京城,却并没照她的话行事,她便想,该是在着手查证。于是,开始等待他或蒋徽到曾家,质问她。

  可他们没有,做出了那么多让她心惊胆战的事,却在她递帖子上门的时候,不屑一顾。

  她看出了他们两情相悦,却摸不透他们的性情。

  直到他们查清了她全部底细,才有了与蒋徽相见的机会。任何人都会好奇,她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定会查下去。

  她不求先生、阿锦的事情人尽皆知,只求董飞卿更为嫌恶家族,出手撼动那个门第,让董志和失去手中的荣华富贵。不管怎样,董飞卿是程阁老教导多年的人,有良知,有铮骨,有对弱小之辈的怜悯。

  一路走来,她从一个憎恶心狠手辣、伤及无辜的人,变成了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人。先生若尚在人世,也会对她失望甚至嫌恶。她自己又何尝不是。

  有时候,真就是为了心里舒坦一些,去伤害算计一些人。

  细细数来,身死的曾镜、被灭口的曾镜身边的下人、蒋徽,都是无辜丧命或险象环生,甚至于,连秦桦都算得无辜。

  无辜的人很多,可是起码有过或迟早得到安生的时日。

  九岁的阿锦呢?年少时的她呢?

  阿锦从没堂堂正正地在人前活过,知道她存在过的人都没多少。

  她原本也秉承了先生的善良,却被疾风骤雨摧残成了双手染血的罪人。

  这笔账算来算去,就像先生说过的,都认命吧。

  她已无法对任何人生出亏欠之情,因她丧命的人,是能力不及她;算计不成的人,她愿赌服输。

  陈嫣入狱七日后,傍晚,徐道婆来到董府,见到陶城,道:“你家老爷若是听过穆雪、阿锦这两个名字,便去狱中见一见曾太太。”语毕,飘然离去。

  陶城连忙禀明董志和。

  董志和斟酌之后,却没去大理寺,而是去见董飞卿。董飞卿与陈嫣先后向他提及那对母女,他不相信是偶然。

  董志和等了一阵子,董飞卿、蒋徽相形走到近前。

  董飞卿道:“我们要去大理寺探监,您得空就一道去,不得空就改日再来。”

  第62章 互虐

  逼仄闷热的牢房内, 董志和、董飞卿、蒋徽见到了陈嫣。

  陈嫣面色苍白, 神色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