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卷 第六章 为君之道(2 / 2)

奉国中尉:禄米三百石;

这个看起来好像不多,一个奉国中尉一年禄米才三百石,折算成银子才三百两,一个皇亲国戚,这点钱好像压根就不够花。如果是明初这点禄米加起来自然是不多,朱元璋总共才二十六个儿子,三十多个孙子,其他兄弟、叔伯加起来总共都不到一百人,禄米也就几十万石,对整个大明来说压根就不算什么。

但是,到了明末就不一样了,因为宗室子弟都太能生了,所谓饱暖思**,一天到晚吃饱了饭没事干,怎么办?自然是进行造人运动最为舒爽,不但自己舒爽了,如果一不小心造出个带把的,那就赚大发了,一个奉国中尉一年都能赚三百两银子,最少能白赚十多年!

所以,宗室子弟一个个都拼命的生,著名文人王世贞在《皇明盛事》中记载,庆成郡王朱济炫一口气生了一百个儿子,除了长子世袭郡王,其他九十九个全是镇国将军,家族聚会时,竟然闹出了同父兄弟之间不能尽识的笑话,这些皇室宗亲的生育能力可见一斑!

据徐光启统计,到崇正三年,皇室宗亲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三十多万,年俸禄米达到了恐怖的一千三百多万石,大明一年的税收有一大半都给这些宗亲发年俸去了!

就这样,这些宗亲还不满足,他们大多数沉溺于富贵,妄自骄横,不知礼仪,更有甚者,还和地方豪绅勾结兼并土地、强纳妻妾、压榨佃农,以致民不聊生,贼寇四起。像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河南,徐光启引用了李于麟的《送客河南》中的一句诗:‘唯余芳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这意思就是说,整个河南除了留给王孙和平民共同行走的官道,其余土地全是朱姓宗室的私产!

当然,这有点夸张了,徐光启接下来例举了各省皇室宗亲的私人田产,其中山西和河南土地兼并最为严重,山西全省上好的田地几乎全为宗室所占,河南更有亲王郡王七十二家,整个河南的土地有一大半都是这七十二家王室的私产!

他们不但白拿朝廷的年俸,还不断的兼并土地,以致皇室宗亲所占有土地越来越多,而农民却因为无地可种而沦为佃农、奴役、流民甚至是反贼!据不完全的统计,到崇正初年,落入皇室宗亲和地主豪绅手里的土地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五百多万顷,而整个大明的总耕地面积历年统计最高值都只有一千万顷左右!

徐光启还统计出一个恐怖的规律,那就是每隔三十年,皇室宗亲的数量就会翻一番,也就是说,再过三十年,大明所有的税收全部加起来都不够给皇室宗亲发年俸了!

看到这里,朱慈炅气的脸都青了,这帮蛀虫,不知道这样蛀下去大明迟早要被他们蛀光的吗?一点有意义的事情都不做,就知道拼命的生育,拼命的圈地,拼命的享受,拼命的压榨,把好好的大明蛀的千疮百孔,现在蛀的大明奄奄一息了,却让我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顶在前面为你们遮风挡雨!

这帮该死的混蛋啊!

难怪李自成刚在洛阳杀了福王朱常洵马上声威大震、应者云集,从一个流寇摇身一变,变成百姓的救星;

难怪张献忠刚在襄阳杀了襄王朱翊铭马上得到百姓的拥护,从一个杀人魔王摇身一变,变成了救苦救难的菩萨!

难怪民皆附贼而不附兵,都是这些藩王和宗室平时作孽太多,已经搞得天怒人怨了,官逼民反,民怎么会不反?

而这个官的代表竟然不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更不是他崇正皇帝朱慈炅,而是这藩王、这些宗亲、这些蛀虫、这些混蛋!

现在朱慈炅总算明白明朝灭亡的根源所在了,难怪崇祯皇帝一次次的赈灾百姓都不买账,难怪大明最后穷的连军粮都凑不齐,都是这些蛀虫给害的啊!

最后,徐光启很隐晦的提出一条计策,那就是:借刀杀人,将各州府的守军全部集中起来,去追剿农民起义军的主力,其它的只要不攻占城池,暂时就不去管他们。

就让他们去闹,反正农民起义军队不会杀一般的平民,对清官也很客气,他们杀的只是那些贪官和皇室宗亲,就让他们去杀,把这些蛀虫全杀光,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朱慈炅算是看明白了,徐光启不是劝他实施仁治,那是盛世皇帝才能用的方法。他之所以在第一段中引用唐太宗李世民的话,并不是让他效仿李世民实施仁治,而是在暗示他乱世为君,要杀伐果断,要知道,李世民可是连亲兄弟都杀!

难怪徐光启今天行为这么怪异,他大概是怕朱慈炅念及血脉亲情,不忍下手吧,要知道那些什么亲王郡王可都是朱慈炅的叔伯甚至是爷爷辈!

这点他就想错了,朱慈炅可不是原来的朱慈炅,他是穿越而来,跟那些蛀虫压根就没有什么亲情可言。他只知道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他父亲,摄政王朱由检是他叔叔,至于其他皇室宗亲,他认识你是谁啊!

正好五省的灾民有一大半都迁出来了,剩下的不是流寇就是皇室宗亲和他们的爪牙,至于真正的平民,大部分都是军户,都在卫所附近待着呢,量那些贼寇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跑去攻击卫所。崇祯朝那会儿西北五省可是十室九空,现在留下的那点人,他朱慈炅损、失、得、起!

想到这里,朱慈炅眼中历芒一闪,大喝道:“曹化淳。”

曹化淳应声而入,磕头行礼道:“微臣在。”

朱慈炅将奏折一合,递到他手里,然后,冷冷的道:“烧了。”

曹化淳二话不说,掏出火折子把奏折一点,那奏折很快就淹没在火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