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章 江南四大才子(2 / 2)




云厢馆里,李易接过了赵宏递来的纸墨。

“你真会写诗?”赵宏忍不住询问。

李易握着笔,没有回答赵宏。

大魏文字与秦篆体极为相似,字义也并无太大不同,如今他已通识魏文,若想将记忆中的诗词用魏文写下并不是难事。

赵宏声音刚落,李易便已落笔写下了第一首诗的开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赵宏目光落在纸张上,念出了刚写出的诗句。

一旁,存着看热闹心思的谢婵,跟着默念出了下一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念罢,两人便感觉到有一股开朗达观的念头跃然心间。

他们并不擅长诗词,但亦能通过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独特的意境,这种通感,便是好诗好词的特殊魅力。

等卢平买完折扇回来,李易已经开始写最后一首词。

词名《摊破浣溪沙》……

...

梨水河畔,李易四人联袂而归。

不过与初来时不同,此时四人手中均多了一把折扇,一如游街的文人墨客。

乌篷船里,丫鬟提着裙摆走出,接过了艄公递来的纸张。

纸张只有两页,每页上有二首诗词。

随意看向其中一首,丫鬟明显愣了下神,继而轻声念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岸边,卢平扇着扇子,狐疑的看向李易:“你以前究竟是做什么的?怎的还会写诗作词?”

李易呵呵一笑,提醒道:“不是已经说过了么?我是来自江南的李四才子,你是卢二公子,谢铁印是头号大才子……”

谢婵瞥了眼像极了才子的李易。不,他本来就应该是个才子!

谢婵恍惚了一下,却是又想起了落魄才子在街头要饭的情景。

早知如此,那天就该给银子的……

船上艄公亦是粗通文墨之人,听了丫鬟念的几首诗词后,便忍不住问道:“这四首诗词当真是几位公子所做?”

李易没有回答,而是看向卢平。

后者登时会意,立马拉下脸道:“我堂堂江南四才子还会做假诗不成?”

“江南...”艄公沉吟道:“可是涴江以南,柳州的才子?”

李易微微颔首:“正是。”

“原来是来自柳州,怪不得…”

艄公嘟囔一句,似乎对柳州颇为敬重。

此时船上丫鬟已经彻底收起了轻视之心。

她曾想过相貌出众的李易、谢婵二人或许能做出一二首稍好的诗词,但却没想到那两个其貌不扬的男子也能做出如此绝佳的诗作。

“几位公子,这诗作上的笔迹乃一人所书,不知……”

李易笑道:“在江南,论诗才我排行最末,自然是由几位兄长诵念,我来誊写。”

丫鬟点了点头,随后又妙目连连的看向其余几人。

却不知最有名、最厉害的才子是哪一个,是旁边那个女扮男装的才女也说不定…

“几位公子请上船,这些诗词奴婢等下自会拿给小姐观阅。”

船头,撑篙的艄公笑呵呵道:“能给几位远道而来的才子撑船,也是老朽的幸事。”

面对老人和少女的邀请,李易莞尔一笑,随后腾出去路,对着谢婵说道:“大才子先请,我最后。”

谢婵闻言光洁的下巴微挑,随后迈起两条大长腿,直接踩上了乌篷船。

等到卢平上船时,其忍不住拍了拍李易的肩膀,并发出了略带羡慕的叹息。

在他眼里,谁若是有李易这文采,以后逛花楼岂不是都不用花钱了?

一行人挤在乌篷船上,不多时便驶到了画舫跟前。

此时的画舫张灯结彩,红绸飘带齐飞,在二层的花船上,还有丝弦之音涌出窗栏。

花魁梦烟姑娘此时正在二楼,丫鬟将李易等人引至楼廊入口处后,便独自登上了二层的阶梯。

一楼大堂,李易望向中间戏台,有伶人正在上面轻抚琴曲。

卢平踮起脚尖往看台上瞧了瞧,随后他开口道:“看到没有,那穿青衣的就是大人家的二公子,旁边穿白衣的应该是营安府的徐二公子。”

李易顺着卢平的目光看去,果然见到两个身穿锦衣的公子哥正在谈笑。

此时,看台处。

苏家二公子苏修瑾盯着戏台,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徐云峰,就你那三弟的德行,说实在的,连给我姐姐提鞋都不配!”

徐云峰同样笑呵呵道:“听说府尹大人最近烦心事挺多,若过不了京都外察……呵呵,你姐姐怕是要跟着你爹一起贬到南疆去。到了那里,有的是野蛮子给你姐姐提鞋。”

苏修瑾闻言牙关紧咬,笑容愈发浓烈。





画舫二楼,梦烟看着丫鬟拿上来的诗词,一时间眼波流转,惊艳连连。

像这种诗词无论哪一首拿出来,都足矣捧红任何一个花楼女子。

想当初她亦是因为京都的刘才子为她作下了一首美人词,才使得她成为了太康府的头牌花魁。

倘若今日能再得这四位才子为她各做一首……不,甚至只要一首,她的名气都能再提升一大节。

想及此处,梦烟放下诗词,对丫鬟吩咐了几句。

楼下,李易听完丫鬟的说辞,眉头瞬间皱起。

什么叫为她单独做一首诗词,才可以让他们上楼?

李易心中有些厌烦。

一个青楼女子,哪来的骄矜?

我都不曾见过你,你就让我写诗夸你?

不就是拿架子,谁还不会了!

李易面露愠色,当即斥责道:“请你家姑娘先拎清楚,不是我等要见你家姑娘,而是你家姑娘要见我等!在江南,便是最红的行首也不敢如此作态。”

“上船诗词已是我初来乍到,做出的抛砖引玉之举,你家姑娘我却从不知她有无才华,容貌又是怎样,若我引的是一块砖,难不成还要我去夸一块素未谋面的砖头?”

“你家小姐见便见,若不见,我等便去京都,届时自有无数佳人扫榻相迎!”

一旁,谢婵等人齐齐侧目,均看向已经彻底入戏的李易。

丫鬟被李易气势所慑,一时竟不知该作何言语。

“还愣着作甚?你现在便回去告诉你家姑娘,她若真有才有貌,我四人便是一人给她作一首佳人词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