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02.第一百零二章 铁衣归魂行(2 / 2)


不用传信使多说,远方隆动的地面昭示战车和军卒已至。

孔桑站在最前列,远远地听外城的欢呼声猛然爆发后,又骤然安静,心下疑惑,走出城门一看便是一怔。

“这……为何走在前列的是白幡?”

后方众贵族也看见了那外城的主干道上,军士们举着飘摇的白幡,步伐沉重地走在前面。

“这也太过胡闹,庆功之日,应该执军旗才对!”

“不知礼制,也堪为王?呵。”

“慎言!”

那嘲讽太辅王的贵族一看声音来源是一向处事温和的孔桑,不禁怔了怔……他为何如此悲怒?

很快他就有了答案。

先进城的长长一列,白幡中间的步卒,手中捧着的竟都是阵亡将士的骨灰盒,一时让夹道的百姓为之静默。

“王有令,忠魂……先行!”

白幡飘摇,雪融魂归。

满城静肃的默哀中,老兵走在队列中,眼里的酸涩怎么也忍不住。

……兄弟,你看见了吗?咱们回家了,像个大将军一样,走在王前面,还有那么多百姓在道旁看着我们,他们知道你这个做饭的火头军是英雄……是英雄。

那送葬的队伍那么长,有的是木盒,有的是瓷瓶,有的甚至仅仅是一口断刀,似乎看不到尽头,却无人抱怨。

亦无人想抱怨,只因他们值得相候。

乱世以来,百姓麻木却非无心,将士予他们以沙场搏命,百姓必以柔怀报之。

王者当以身作则,知民意,动民心,醒民德,归仁善于教化。令忠骨不哭,令英魂不灭,令与国之荣光长存,方启盛世千秋。

“英雄走好!”

“英雄走好!”

“英雄走……别走,回来啊……”

不知是谁最先喊出了声,那些伴着哽咽的送葬声响彻禹都,他们的目光看得那么远,远到送葬的队伍走远,后方下马步行的将帅到来都不曾回神。

直到一个孩子指着后面的队伍出声――

“娘,那个白衣服的姐姐是谁?”

那些黑甲的军士中,一个一身缟色的朴素女子尤为显眼,身形不算强壮,也称不得倾城之貌,没什么排场,也没乘她应当有的车驾,甚至站的位置都不算当中,就这样简简单单地闯进视野中。

“是……王?”

“太辅王到了?!”

“等等,这个姑娘好像在我铺子里吃过点心……”

“好像、好像也帮过我奶奶捡过拐杖。”

“看错了吧你。”

议论纷纷间,声音大了起来,更多的百姓开始有意识地往前挤,一双双眼睛盯着她,满是激动。

“王,你伤势未愈,应该乘车的。”

“没事,我朋友的药很有效,不算疼。”

旁边的参将抱怨着,白婴低声答了两句,此时道旁有一个少年冲不过来,踮着脚尖大声问道:“王!是我们赢了吗?”

听到这一句问话,白婴顿住脚步,朝着涌动的百姓微微颔首笑了笑。

“父老安好,幸不辱命,妖族双都尽已收复。”

人群爆发出一片沸腾至天穹的欢呼。

家国疲弱二十年,倾颓十年,于绝境中生机一转,逐北虏,救禹都,复南都,平西国!

短短一载便是地覆天翻!

白婴终于感到了胸腔中沸腾的热血,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在活着的感觉,它来源于责任,来源于那些忍耐的日夜中的决断与筹谋,来源于这些百姓的声音中……他们告诉她,这条路没走错。

傻孩子,看见了吗,你要是当真有灵,那张僵硬的脸总会对眼前的情景笑上一笑吧。

王城前,孔桑也看见了白婴,看见她眉宇间虽有疲惫,却不像是重伤的样子,心头微松。

“孔桑久见了啊,早知道我不在的时候你干的这么好,我干脆躲懒算了。”白婴的招呼打的也是平平,和她的人一样随意,后面不少贵族都黑了脸。

孔桑无奈笑了笑,正待上前代表诸族迎接着说些什么,忽然目光一凝,他看见一座由四头青兽拉着的漆黑车驾在一队脸上纹着诡异纹样的灵子引导下,极其无礼地闯进迎接队伍与白婴中间。

车中传出一个嘶哑如磨砂的声音――

“巫神殿第三大巫,向太辅王……问罪帝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