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63.第六十三章(2 / 2)


“如今天气还好些,还没到真热的时候。你慢着点吃,谁跟你抢似的”周氏忙将晾好的茶水递到闵应的手上。

“谢谢娘”

“我这来也不光是为了给你送点心,你父王今日早上跟我说,让你准备准备,明日就去国子监进学。他已经跟国子监祭酒,蔡大人打过招呼。”

“国子监?”闵应兴奋的看着周氏,手里的绿豆糕直接一口吞。

这国子监是整个大梁最好的学府,也是大梁人才的储备库。

国子监中除了皇族勋贵子弟,寒门学子也不在少数。国子监学制四年,分为三班:初班,中班,高班。

这这初班的学生,是只通《四书》,还未通《五经》之人,为期一年半,当然若是学不会,还是可以继续留级直到学会为止。

中班,不仅需通“四书”“五经”,还要文理畅通,学习时间也是一年半。

高班,里面的人都是整个国子监的佼佼者。需经史俱通,文理兼优者,学习时长也是以一年半为期。

闵应这几年已经随着陈先生学过“四书”“五经”,文理畅顺这一条也可以达到,所以可以直接去中班。

陈先生的学问不错,闵应一直承认,但是他教授闵应的东西终归有限。他擅长礼乐文史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射,御,数方面却只是初窥门径。所以闵应才会央求周氏,让她托闵应的舅舅请了唐骏来教授他骑射功夫。

他不求武侠小说中主角高来高去的本领,只求学些实在功夫,能在关键时刻保命,保护重要之人。

这些年,闵应不断的逼迫自己。没有聪慧绝顶的脑袋,就只能靠后天的勤奋来补救,这句话还是颇有道理的。

去国子监学习也是他自己提出的,国子监里学生和老师众多,更适合学习,也更有学习的氛围,大家相互督促,总比自己闷头学来的好。

闵庸前几年已经去了国子监,他是为了不想与闵应在一个屋檐下,免得两人相看两厌。好在他已经去了高班,两人碰面的机会应该不大,闵应正在暗自庆幸。

……

此时,薛府后宅

“外祖母,你就让棠儿去吧,棠儿保证不会让人发现的。”穆雨棠此时正举着三根青葱似的手指,一张小脸上尽是恳求的模样。

“胡闹,那国子监是什么地方?岂容你这小丫头胡来。”想起自己那可怜的女儿,凌氏的心又软了下来。她顿了顿,脸色稍缓道。“你一个姑娘家,到时候让人家知道你与那么多男子接触,还嫁不嫁人了”

苦口婆心的劝着,但是从穆雨棠的面色中可以看出,她丝毫没有听进去的样子。

“怎么不嫁?不是有那个荣王府的四公子吗?您老不是天天在我耳边念叨,怎么倒把自己念叨忘了?”穆雨棠斟了杯茶,浅笑着递给凌氏。

“你这丫头,真是不知羞。”笑骂着,凌氏接过茶。

“哎呀外祖母,棠儿答应你,一将表兄送下,我马上就乘马车回来。绝对不多耽搁,您看我都多长时间没有外出了,脑袋上都要长菌子了”穆雨棠一边说着,一边乖巧的上前帮凌氏垂着腿。

“你这丫头,真是拿你没办法。你去是去,但是要带上帏帽。”总归是大家闺秀,还是注意些好。

“知道了,外祖母。棠儿保证一根头发丝儿都不让外人看到。”穆雨棠的脸上已经长开了几分,身材也抽条了不少。女孩子本来就发育的早,此时的已经隐隐有少女的风采。

此时想到明日可以出门放风,不禁垂眸浅笑。唇红齿白,梨涡微现的模样,把一旁执扇的丫鬟都看的都呆愣了好一会儿。

闵应和闵飞鸾也一脸惊讶的看向来人,这人是荣王身边的小厮阿福,他是来向周氏传达荣王的口信。

荣王决定择吉日立周氏为正妃,主持荣王府中馈。

周氏脸上并没有特别高兴的意思,只是点了点头,示意她知道了。阿福一脸疑惑的退了出去,这周侧妃怎么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娘——”闵应放下手上的筷子,有些担心的看向周氏。他知道他娘最不耐烦管这些琐事,也无意这正妃之位。但是如今的境况,她却是无论如何也得将这担子揽下。

照书上所述,清丰十七年冬,他外祖父周明达被贬谪。次年春天,他娘周氏因病逝世。

周氏身子好的很,至少如今看来是这样。而且书上说是得的急病,短短几日之内就逝世。他一直觉得其中有猫腻。

果然原书后半段,揭露周氏是被人暗害致死。凶手是锦姨娘,但是如今锦姨娘已死。闵应也不想冒这个险,谁知道后面会不会有别的什么姨娘侧妃跳出来。

靠山山到,靠人人跑。闵应清楚,如今这府里的情况,若是他娘周氏不立起来。到时荣王再给他娶个嫡母进门主持荣王府的中馈,他与他娘的境况又会变回以前任人宰割的局面。

我为鱼肉他人为刀俎,我为刀俎他人为鱼肉,闵应选择后者。

而且周氏此时也渐渐明白开窍,一味的避世,只会让人以为她软弱可欺。所以这次她并没有推脱。

“娘,你吃”闵飞鸾看哥哥和娘都没有动筷子,拉了拉一旁发愣的周氏。

周氏朝着两人笑了笑,没说什么。给两人的碗中各夹了一个藕饼,这是她亲自做的,也是闵应和闵飞鸾最爱吃的小菜之一。

……

时光匆匆,转眼间已经是清丰二十年春,距离天花事件,已经过去六年。

清丰十七年的冬天,闵应的外祖父周明达,非但没有遭受贬谪,反倒因为功绩卓著。适逢左丞相告老还乡,他去顶了缺儿,被皇上破格提升为左丞相,官居正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