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6章 大唐北京城

第116章 大唐北京城

第116章 大唐北京城

这个变化,让整个刺史府都陷入了紧张状态,除了程小七,所有人都有了庞大的危机感,足以说明,这个千面罗刹婆婆的手段是相当恐怖的。

程小七完全没当回事,她陷入了彻头彻尾的忙碌当中,为了早日实现大运河贯通和幽州大开发,皇帝这次真是下了血本了,连留下李琦和程处亮程处弼在长安当人质的想法都放弃了,主动让他们带领程家的工匠们离开长安来了幽州。

李恪改封幽王的旨意,也在皇帝派兵护送李琦公主来北京的时候带过来了,从此后,李恪就是北方这块大地上的诸侯王了。

程处默跟李琦夫妻团聚自然是喜极而泣,俩傻乎乎的熊孩子倒是跟以前一样的没心没肺。

老将们纷纷给自己的家将来了书信,把他们的转移文书也一并发来,从此后,他们就成了程小七的人了,这下子,力量就更加壮大了。

牛家、尉迟家、秦家、李孝恭家跟家主书信一起过来的,是带着大批钱财来给程家助威,或者说是来入股的各家老管家,他们对程小七的发财手段是一点都不怀疑。

运河开挖必须得等冰雪融化倒是不着急,但幽州城的扩建可以先开始了。

因为战争,幽州周边的好多城市,都遭到了不同程度波及,老百姓这个早春过得十分艰难,听说幽州城征集民夫,不但一天管三顿饭,还发工钱,这待遇还是从没听说过的。

一开始,是将信将疑的胆大者先来试探,尝到甜头后,就给家里人捎信,很快,络绎不绝的民夫涌入幽州,大多数都是拖家带口全部来了。

程小七对这种局面是喜闻乐见的,她命人在城外搭建了许多简易房,发给民夫们居住,女人们也不用闲着,可以进入羊毛加工厂,从最简单的清洗开始,一步步进行分拣,脱掉油脂,软化、纺毛线工作。

唐人彪悍,十五岁以上的孩子们就被父亲带着,当整劳力用了,半大孩子也没闲着,可以去砸石头,碎石子是建造房子必不可少的材料。

城外的山上,开挖了无数的砖瓦窑,这里的土质特别适合烧制砖块,小七决定,整个幽州的房子统统用砖瓦。

于是,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程家工匠每一个都能担当工头,率领民夫们,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建设。

作为每一分钟都追求舒服的程小七来讲,首先需要建造的,不是她绘制的城市规划图中,在城南仿照紫禁城位置弄的皇城,那里只是用砖瓦框出足够大的范围就好,先动工的肯定是是幽州的程府和幽王府。

目前的幽州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了十个门,被扩建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三个城门,为十二门,每个城门上方,就镌刻着庞大的字体“北京城”,下方,才是各个城门的名字,很是简单“东一门”“东二门”“东三门”,以及“西一门”等以此类推。

外城墙程小七不打算马上开始建造,一则城市范围她还没有最后确定,二则想把北京建成北方的第一大城市,起到军事、工业、商业全盘领先的位置,那就必须等待蓝田郡那边的矿产开采之后,用钢筋混凝土构筑城墙。

程狗丢很是能干,率队去了蓝田郡之后,已经成功的安置了那些流民,也开始了采矿、农作物种植等一系列工作,第一批从牧民手中交换到的羊毛等原材料已经运到幽州。

城东是一块块住宅区域,位置最好的地方就是程府。

李恪的幽王府紧挨着皇城的框架,位于城南。

这些都在原本的幽州老城区域内。

西面,在老城外的扩建区域,则是一大片神秘的厂房,统统用青石条搭建,缝子都是糯米浆混合石灰和蒸过的黄土填充的,这里面目前还是空闲着,也不知道郡主预备做什么用。

热火朝天的羊毛加工厂,一水儿红砖青瓦的高大厂房,里面一排排工位,每个工位坐一名妇女,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按照专业人员的指挥,有条不紊的进行羊毛深加工工作。

城市北面,整个被规划成一个超级农贸市场。

程小七可不会忘记山西的优质煤矿,不说别处,单单朔州也就是后世的大同一地,含煤面积达1781.3KM2,资源量341.8亿吨.区内产量9000万吨左右。

晋地是小屁孩李治的封地,象征性的给李治去了封信,说姐姐替他赚钱钱,给了李治三成股份,那孩子就乐颠颠给了她全部的开采权限。

朔州刺史现在就是李世勣兼着,更是好说话,老头子在勒索走一成股份后,就全力支持,还把闲散兵力都投入到采矿事业中,不过这是军方赚外快,程小七必须付薪水的。

士兵干活,一个顶仨啊,工钱小意思!

蓝田郡主大笔一挥,薪酬从优,于是士兵们浩浩荡荡的开始了大规模采矿,大同的煤,可是后世出口煤炭最多的地方,都是优质的动力煤啊!

程家大批工匠在幽州制造了许许多多的无烟煤炉,随着煤炭一起在北地推广,价格比柴薪并没有贵多少,别说富户们喜欢,就连中等人家的平民百姓都趋之若鹜。

哪怕一台炉子只赚几个铜子 ,随之而来的是持续性煤炭消费才是长流水。

日常用品的利润在广在博,奢侈品的消费在精在贵,相比较起来,反倒是日常用品赚钱更多,这个账程小七算得太清楚了。

有了煤,新的程家跟幽王府郡主府建造时,同时铺设了地龙等取暖设备,还建造了高大的暖棚,各类反季节蔬菜已经出土。

忙碌中,就到了春暖花开,北地纵然春来迟,却也另有特点,那就是天热的突兀,仿佛一夕之间就从冬天进入夏天了一样,强烈的太阳晒化了冰雪,大运河的贯通也开始了。

刘方一直在提防千面罗刹婆,几个月的安稳无事并没有让他放松警惕,他决定先从通州至幽州这一段开始工程,这样,也可以随时照顾幽州。

隋炀帝留给外孙的底牌其实是相当丰厚的,除了杨妃拿出一座宝藏给李恪换了个大家族王妃之外,最有价值的是散落在山野间的人才,刘方出山,陆陆续续的,幽州就多了许多各行各业都很专业的人才,对这些人,程小七都报以热烈欢迎和优厚待遇。

除了几个必须的位置需要皇帝派来官吏,其他位置,原有京城班底李恪一概不要,现在王府以及封地的官吏,统统是他或者程小七绝对信任的人才,现在的王府,才真正达到铁板一块了。

冬天加上倒春寒,整个大唐雪量很大,春暖花开之后,就带来了充沛的水量,黄河跟运河交叉位置的汴渠也因为大水冲走淤积的泥沙,刘方派出一部分专业人手,程咬金亲自出马,沿途知会当地官府,抽调民夫参与疏通,到五月,就恢复了畅通。

河通了,程小七派单鹰带着船只和大量的钱财回了洛阳,采购了海量的茶叶、盐巴、绸缎等货物运回北京。

等待货物的时候,程小七也没闲着,她让薛万仞出动刺史府的人马,出了长城在周边四处张贴告示,承诺只要是正常经商的商人,若是在进入北京北市交易的路上遭到了抢劫或者杀身之祸,王府负责赔偿一切经济损失。

一开始这些被四处张贴的东西谁都不信。

可是,当市场建成,通往北京的各大商道上,统统布满了幽王府和郡主府国公府刺史府联合成立的骑马巡逻队,这些马队装备精良,穿着奇怪的制服,胸口带着一个小小的字牌,上面写了几个字“北京城管”,倒也威风得很,他们看到商贾不但不勒索,还护送他们进城。

六月初八,北京城的市场第一天开市的时候,俊美无俦的幽王爷,威风凛凛的程公爷,还有天仙一般的蓝田郡主一同出现,亲自主持时,大家终于相信了。

这下子,突厥、吐蕃、吐谷浑、龟兹、回纥、室韦等部落的商贾都奓着胆子来了,谁知一开始的试探竟然就获得了大笔的收益。

商人逐利,向来如同苍蝇见血,一批人赚了大钱回去组织货物,就能带动一大批人跟风,没多久,北市就成了大唐北部以及西域、北地乃至靺鞨等周边地区的货物交换地。

北京城建成的一处处商铺对外出租,租金一涨再涨,市场附近建造的住宅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栋灰扑扑的三层小楼动辄好几万贯,绝对是供不应求,后来发展到还没盖就被预定一空。

当然,幽王爷也不是慈善家,做这些投入也不是白搭功夫赚吆喝的,人家要收税的啊!

北京城里城里设有税务局,对货物按利润详细分类,从八抽一到三十抽一,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谁想欺行霸市还有工商局、城管局维持公道,故而,商贾们都开心不已,交税交的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