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6章 运河之上论英雄

第146章 运河之上论英雄

第146章 运河之上论英雄

日落之后,却是个少有的好天气,西方天际云蒸霞蔚,晚霞似火,映照的水天一色,炫彩绮丽。

杨妃住在第二层,她素来是喜欢清静的性格,程小七下去问安的时候,她已经用过晚膳歪在塌上了,程小七就退了出来。

打开了心结,又想到马上可以跟爱郎相聚,程小七心情大好,走出船舱,站在船舷边上,却是已经到了灞桥,一路都是莽莽秦岭。

关中之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左殽函,右陇蜀,阻三面而固守,独一面东制中原,形成都城的外围防线,构成都城能够“固若金汤”赖以守备的军事据点。霸上是咸阳和长安的东大门,对都城具有屏蔽拱卫的作用,其战略地位尤为重要。

临近霸上,程小七发现具体地形跟历史上讲的略有不同,这里南接秦岭,北接白鹿原,西临灞水,作为黄土高原的北端,霸上居然不是一个点,而是月牙形的地域,地势高峻,东陡西缓,东北部从原顶到灞河谷地的落差极大,目测能有三百米。

想起这里就是高祖刘邦参加鸿门宴的地方,程小七微微有些激动,虽然时代已经数次变迁,但山石上的隐隐刀痕跟天地间弥散的淡淡杀意,依旧让她仿佛看到了那个年代的金戈铁马,听到了将士们的厮杀声。

可惜如今外表勇猛却生了一颗柔.软心肠的霸王已经化为一个悲哀的惊叹号,而够厚够黑的成功者汉高祖刘邦也化为一抔黄土,只有这雄浑厚重的霸上依旧担负着军事重地的使命。

李承乾跟李泰李治三兄弟,还有长孙冲和杜荷五人一起,联袂登上船顶的时候,恰好看到程小七正以一种奇特的姿态看着远处,霞光撒满她全身,连她的眼中,都仿佛带着一种玄奥的光芒,如同一个可以掌控一切的神灵。

一霎时,几个男人连走路的声音都变轻了,“神灵七”忽然转过身看到他们几个,淡然一笑说道:“诸位这次被逼出京,心态都调整好没有?”

李承乾心情最为复杂,他只是太想当皇帝了,并没有真心想杀了父亲杀了母亲再杀了哥哥弟弟。

跟那些突厥吐蕃等异族联络,也是因为李承乾被父皇越来越嫌弃,被李泰步步设陷,就连亲舅舅长孙无忌,也在朝堂上屡次挤兑他,还一步步把小屁孩稚奴捧了起来,这一切让他无法接受,对这些异族,他打的主意也是先用后剿,并不是全盘的要用祖宗基业当谋反资本。

对于父亲,李承乾一直有所怨怼,觉得自己自幼就被立为太子,就应该在龙御归天后把皇位传给自己,怎么能屡屡露出要废掉自己的意思呢?

一件一件出乎预料的事情,让李承乾对于和平继位萌生了深深地绝望,加上手底下一大帮子贪图拥立功劳的手下怂恿,才会做出倒行逆施的事情来的。

这次也并不是李承乾真正想通,并采纳了程小七的三条建议,而是突然间接到旨意让他随同程小七北上,李承乾心里的绝望达到了顶点,若是真的被放逐到北地,李泰跟李治留在长安,这江山就永远与他无缘了。

得知李泰跟李治也被父亲打发去北京后,李承乾的心情才略微好一点,也就有了此次的诡异阵容。

听到小七问,李承乾先苦笑道:“既来之则安之,没什么心情需要调整。”

李泰胖乎乎的原本应该很喜感,却总是阴沉着一张脸,做出阴测测的样子,大冷天手里拎把折扇,此刻“哗啦”把扇子一折,并没有回答小七的问题,却说道:“嫂嫂,你适才在想什么那么出神?”

程小七转脸看着霸上说道:“看到刘邦跟项羽举行鸿门宴的地方,心里略有感慨罢了。”

长孙冲说道:“想那秦始皇也算是一代人杰,统一六国建立大秦朝,却二代而亡,引起群雄并起,才有了这流传至今的鸿门宴。”

杜荷说道:“那么,秦为何失其鹿,引得天下豪杰共逐之呢?”

李泰眼睛里闪动着奇异的光芒说道:“我觉得秦朝的覆灭是因为秦始皇横征暴敛,剥民太甚造成的。天下百姓痛恨暴秦,故而才能有人振臂一呼就从者如云。至于项羽的惨败,应该是因为他有勇无谋导致的吧?”

程小七说道:“四弟分析的也对,但不全面。”

“哦?”李泰正色施礼道:“愿闻其详。”

“秦之前七国称雄,长久以来的战国局势,已经让老百姓都有了极强的地域概念,在他们心里,我是赵国人,就不能认同秦国人是我的同胞,我是楚国人,就不能接受魏国人在我楚地安家落户,当然,你是秦国的国君,却想来当我齐国的国君,更是想都别想。”

听完程小七的开局,五个男人都深以为然,一起点了点头。

“其实我们都是华夏子民,炎黄子孙,好端端的一体,却被瓜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区域,接受政见不同的国君统治,岂不是自己把自己的力量弱化掉了?

比如说一双筷子很轻易就能折断,那么一大把筷子拢在一起就折不断了吧?

同样的道理,战国的局势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各国之间残酷的战争,让百姓不堪其苦,故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也算是顺应天时,最终获得了成功。

秦始皇固然是一个谁都无法否认的大英雄,他雄才伟略,果断刚毅,虽然做了一件最最猪头的焚书坑儒事件,但不得不说,他这样做,给咱们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那就是统一人心。

人心该如何统一?

首先,必须磨灭百姓心目中狭隘的地域观念,让大家都知道但凡是天.朝疆域内的子民,统统都是同胞,不能够自相残杀。

但是,读书人的迂腐观念最为坚固,若是不毁掉诸子百家的各种理论,统一成为一种最适合百姓接受的帝王独.裁制文化体系的话,终究还是会出现问题。

秦始皇可能想到了这一点,才会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这些他都做到了,但是,在文化体系建立的统一问题上,他做了很傻的一个开头,并且就此为止,只是破,而没有立,导致文化体系出现了可怕的断层。”

听到这里,五个听众已经彻底傻眼了,这些问题以前对他们来讲,完全跟国兴国亡没有半点关系的,现在听程小七一讲,竟然是如此重要的事情。

候怜儿等王妃和公主们听到船顶讨论的热闹,也都走出船舱走了过来,看着程小七可以和她们的夫君们讨论天下大势,均觉得插不上嘴,城阳满脸敬畏的亲自去端了茶出来,给每人都倒上了。

公主都亲自端茶,下人们很有眼色的搬出来折叠椅子,还有一个折叠桌,这都是程小七的随身必备家具,很快大家就都坐下了。

程小七喝口茶水继续讲道:“文化,是主导一个民族灵魂的东西,也是凝聚一个国家民族血性的东西,更是统治者赖以收拢人心的庞大武器。

秦始皇却在毁掉之后没有继续,就导致了人心散乱,特别是那些幸存的读书人,就一腔怨毒的传播对秦朝的痛恨,一点点的把仇恨的种子种进百姓心里。”

“这是第一个隐患。”李承乾听的如同醍醐灌顶,急切的问道:“那么第二个呢?”

程小七怪笑一声说道:“哈,第二个隐患我讲了,太子殿下可别浮想联翩,更加不要生气,我仅仅是就事论事。”

李承乾说道:“我是那样的人吗?”

程小七说道:“第二个导致秦王朝覆灭的原因,是秦始皇过分的相信自己的强悍了,他总认为自己可以活很多很多年,故而,对于储君的培养就没有用心。

殊不知创业难,守业更难,秦始皇把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替儿孙打造出一个铁桶般的江山上了,忘记了正确的统治才是守业的基础,他的帝王心术,帝王策略,统统没有来得及传授给儿子,就死在出巡的路上了。

还是同样的道理,因为过分自信,秦始皇甚至没有明确储君的人选,明明更倾向于公子扶苏,却把扶苏派到边关去督造长城,把笨蛋胡亥留在身边,结果被死太监赵高矫诏赐死扶苏,扶持人头猪脑的胡亥登基。”

听众都默然了,秦二世登基的内情众说纷纭,但这毕竟是每一个皇帝.都相当忌讳的事情,谁敢如程小七如此断言乃是矫诏。

“若是胡亥聪明,就该明白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赵高为什么那么尽力的扶持他上位?还不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把他摆在皇位上当傀儡,从而掌控一切大权?否则后来怎么能出现指鹿为马的荒诞剧?

一个人,是该有多白痴,才能信任一个内侍啊?

那些内侍,还有娈童,自幼没了子孙根,也就被剥夺了当父亲的权利,成为没了后代的人,是非观早就被扭曲了,在他们心里,除了钱跟权势,其他一切都是浮云,加上这基业又不是他家的,糟蹋起来当然是毫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