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1章 皇帝北巡

第171章 皇帝北巡

第171章 皇帝北巡

因为北京城幽王李恪的两个世子出生,皇帝陛下龙颜大悦北巡提前,六月初六,从长安出发,在广通渠就上了龙舟,一路水路,到达板渚城切入运河,沿永济渠北上。

李承乾回京后恢复了太子称号,这次皇帝出巡,他正式作为太子,留守长安监国。随同出巡的是晋王李治。

陪同皇帝出巡的除了长孙皇后,此外还有两三名位份不高的妃嫔,武才人也在其中。

带着李泰遗体回京之后,李治在对程小七刻骨铭心的相思之余,脑海里还总是萦绕着程小七对他提过的那名女子,疑似命定要跟他发生点什么的女子---武才人。

为此,李治曾经有意识的进宫去过翠微轩,也看到了武才人,但他并未产生惊艳的感觉,只是觉得,这名女子眼神犀利,跟小七姐姐某些时候颇为神似。

此次在船上一路随行,或许是命运使然,李治居然数次跟武才人邂逅,也就有了攀谈,他惊讶的发现,武才人懂的东西特别多,又奇异的总能投他所好,对他的心意也揣测的特别精准,总之,跟她聊天很是轻松愉悦。

李世民陛下自然不会发现自己的一个小侍妾跟小儿子正在日益投缘,他需要操心的是大事情。

此次出巡,皇帝陛下最大的目的就是沿途巡视运河,印证一下之前接到的信息,估量一下,大唐一旦对高丽开战,这条河能否承担起南粮北调,以及武备军资的运输任务,这直接关系着开战之后的财政预算,以及后勤补给线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

因为这个原因,巡视团涵盖了李道宗李孝恭李靖张亮等诸多名将,还有房玄龄杜如晦两个宰相,以及长孙无忌这个兵部尚书,沿途一边实地验证运河运输能力,一边不断地制定战略方针,整天忙碌得很,哪里会留意一对小男女的暗通款曲。

长孙后其实最疼爱的,就是胖乎乎的李泰,李泰虽然为人阴狠毒辣,但侍母极孝,在母亲面前体贴入微,深得母亲疼爱。

李泰意外身亡,让长孙后大病一场,好容易才好起来,但精神却大不如前,在船上总是恹恹的歪着,等闲都不出舱房。

船到天津,皇帝陛下着实震撼了一把!

昔日地图上荒僻不堪的小渔港,如今奇迹般的崛起了一座城池,海湾的船坞码头也是气派非凡,比洛阳大了十倍有余,城池边上的海湾里赫然是一座庞大的造船厂。

皇帝一路行来因为沿途巡视,并不算快,此刻已经是八月份,恰恰再过三日便是中秋佳节,更是李可爱和李笑笑童鞋的百天。

故而,一大帮人来天津迎接皇帝的时候,程咬金逼着程小七母子三人也一起,免得被小心眼的皇帝挑理。

皇帝皇后率先走下船,程咬金牛进达、特别被传召来接驾的北地驻军将领李世勣联袂上前,满脸是泪跪拜在地,表达了对皇帝二哥的强烈思念,随后,是满面春.色的杨妃带着儿子儿媳还有一双小孙孙上前跪拜。

长孙后看着离开长安短短时间,整个人都仿佛变得自信年轻的杨妃,不由得暗暗艳羡,跟杨妃略作招呼,就转向程小七母子。

“母后,老师……想死孩儿了!”

马屁精程小七扑进长孙怀里是情真意切,拽着皇后的袖子哭个不停,哭的长孙后纵然李泰为她而死的几分怨气也提不起来了,使劲拍打着她的后背,骂她是个白眼狼没良心的。

七奶奶最有眼色,看皇后发泄的差不多了,赶紧把俩宝贝疙瘩捧过来显摆,果然,皇帝皇后一人接过一个,稀罕的什么似的。

一帮随行勋贵都很有眼色,看这俩雪玉可爱的娃娃那么受宠,都在暗暗思忖家里有没有合适的嫡系女儿孙女可以定个娃娃亲。

俩娃虽然刚满百天,但天资聪慧是娘胎里带来的,粉.嫩雪白,容貌绝美,还天赋异禀,已经会咿咿呀呀的发出声音了。

哥儿俩性格截然不同,可爱不喜欢笑,跟他爹李恪一样臭屁耍酷,被皇后抱在怀里,一张小脸一本正经的跟皇后对看着。

笑笑天天笑容满面,被皇帝抱在怀里,一双小胖手抓着皇帝的冠冕悬珠,一边把玩,一边用他征服所有人的笑容征服他的爷爷。

小七忽然说道:“大宝儿小宝儿,亲亲!”

于是,俩娃整齐划一的贴在抱着他们的皇帝皇后脸上,“吧唧”“吧唧”亲了两大口。

登时,这对大唐最尊贵的夫妻被萌到了,李世民毫不犹豫的拽下腰带上的白玉佩递给了笑笑,皇后也把脖子上的一串明珠摘下来挂在可爱身上。

杨妃娇柔的说道:“皇上,两个孙儿尚未赐名,单等着您跟皇后姐姐呢。”

李世民开心极了,略一思忖说道:“皇后所抱娃娃端正严肃,赐名‘李瑾’,朕所抱娃娃亲厚和煦,赐名‘李煦’。”

程小七一肚子不开心,这老土又老气的名字,哪里适合自己雪团一般的娃娃,怎奈这里是大唐,皇帝公公出口既是金口玉言,赶紧跟李恪跪倒在地赞叹道:“谢父皇赐名,儿子儿媳替瑾儿和煦儿叩谢皇恩。”

李治这才蹦出来,根本不理会三哥要杀人的眼神,抱住程小七好一番亲热,一口一个“姐姐”的,并在皇帝看不下去提醒他该叫嫂嫂的时候,理直气壮的用小七是母后大弟子,他叫姐姐更顺理成章,皇帝大笑应允了,算是给李治叫小七姐姐过了明路。

武媚娘因为位份低微,并轮不到她跟小七王妃讲话,李治偷偷摸摸在程小七耳朵边说,旁边的美人就是武媚娘的时候,她特意走过来跟女皇大人见了礼,并说到了北京有空一定好好聊聊,弄得武媚娘心里热乎乎的,被重视的感觉实在太好了。

一家子热闹完,陪同皇帝巡视天津。

一路走进天津城,皇帝重点视察了造船厂,因为这里是程小七半现代化的构思,故而,她得陪同在侧不断讲解。

其实程小七也是第一次看到造成的轮船实物,她仅仅做出简单的模型,也把蒸汽动力的原理简单的写了一个册子,这边的专业技师,经过无数次尝试实践,已经相当准确的制造了出来,她心里也很是激动。

虽然利用烧煤催动蒸汽制造出的动力,仍不足以驱动这庞然大物,但加上底层三百多人的脚踏螺旋桨辅助,这样的铁甲舰无论是速度,还是抗击打能力,统统都是世界一流的。

蓝田郡那帮变.态的手下,也已经按照程小七土法上马制造的那个榴弹炮的模型,把连发火炮制造出来并且安装在铁甲舰上了。

不过这一点程小七倒是不太意外,因为她在现代的时候,虽然攻读的是医学院,但她自幼比较男孩化痴迷武器,父母宠爱也很是支持,对于世界各地以及热武器的历史、应用、性能、制作原理等资料也无比的热衷,家里买了类似的资料好几柜子。

现代社会对于高精尖的武器研发以及技术资料自然是严格保密的,但类似于早就被淘汰的旧式火炮等笨重武器,武器历史资料上是详尽的剖析,就算是无所不能的度娘,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程小七当年看的明白,现在绘制出来也十分精确,制造出来也就不难了。

炮筒需要的高精度无缝钢管,也在蓝田郡获得了高能焦炭之后,温度能够达到2500度,火焰心能够达到接近3000度,超高温把铁锭一次次煅烧掉杂质,再通过一次次锤炼击打增强密度,最终,用模具成功制造出来,虽然跟现代火炮的钢管无法相比,但在一定时间内使用,炸膛率极低,比起清代的火炮质量还要好上许多倍。

皇帝看着庞大的铁甲舰上,用赤金鏊上去的三个大字《大唐号》,激动地无以复加,要求当场演练。

对自家老子喜欢显摆的尿性十分了然的李恪早有准备,恭请父皇跟众文武大臣上了大唐号,单鹰最喜欢这个大家伙,软磨硬泡之下,终于磨到了船长的职务,此刻他威风凛凛站在船头,一声令下:“起锚!”

铁甲舰缓缓驶进大海,李恪披挂整齐,一身暗青色铠甲,身披大红披风,站在船头,亲自举着旗子挥动起来,不远处安排好的靶船上看到旗语,把十艘水军退役的战舰开到水上,所有士兵迅速撤离,留下空船给大唐号当靶子。

李恪冷声喝到:“左舷对敌,火力指数满,标高三,准备!”

大唐君臣都一脸肃穆,看着李恪一声令下,左侧平整的甲板上,忽然缓缓升起一排十个小房子,房子的木板迅速自动折叠,露出一个个黝黑的火炮来,每一尊火炮都是三六一十八个炮筒。

二层三层船舷边上,同样升起的小房子里,则是寒光闪闪的八牛弩,上面使用的貌似攻城凿的箭矢,统统缠了火油棉,被迅速点燃。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