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1章东征硝烟起(2 / 2)

高丽人自认为把城池关闭的密不透风就能够抵御攻击,谁料大唐水军根本就不下船,舰队沿渤海和乌湖海展开包围,然后,一连十次的连发炮弹攻击,那座镇守住高丽西门户的城池就化为一片断壁残垣。

大唐水军这才下船进城,收缴战利品,因为这座城市是有名的金矿所在地,仅仅在倒塌的府库里,就缴获黄金12万两!

可谓是旗开得胜!

当然,战争的悲喜素来都是相对而言的,即便是大唐士兵,也无法忽略被炮弹摧毁的城市里,那不啻于人间地狱的惨烈场面。

对于幽王妃提到的热武器乃是洪荒怪兽的说法,在这一刻,连卑沙城满地的尘埃里,都混杂着人肉残渣的场面里,每个人都有了最最深刻的体会。

另一路水军则是由张亮统帅,绕道登洲,直接到达被高丽占领的新罗海域,高丽方面迅速收拢水军从新罗撤退,回防在平壤边界,跟大唐第二路水军在此处对持,张亮并不顺势攻击,只是死死把高丽水军拖在边界上,既不能下海作战,也不敢放弃防守。

陆路军队沿幽州、平州、营州到达丹东,其时卑沙城已经被拿下,水军陆战队下船跟陆军会师,唐皇李世民从大唐号走下来,大军才明白,陆军里的皇帝原来是迷惑敌人的。

大军会师后,从丹东跨过鸭绿江,向大王城压过去。

高丽国内面对大唐压倒性的攻击,正在内战的高丽王高建武和辅政王渊盖苏文暂时停战,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因为大唐部队的强悍,高丽方面选择性的放弃了沿途的小城镇,把最强防御全部放在大王城上,双方都明白,最后的决战,就在大王城。

可是,此刻已经到了冬天,或许是老天都对这收割人命的战争产生了恻隐之心,贞观642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多雪,大王城外雪深三尺有余,一座座大唐军营都被大雪掩埋了一样。

最触目惊心的,是大王城高达三丈的城门西侧,那一座高达十丈的小山,被白雪层层覆盖之后,越发显得高耸突兀。

大唐每一个将士看到这座山包,眼睛里都闪烁着切骨的仇恨和痛苦,因为,这座山,就是隋炀帝东征的时候,丧命在这里的华夏男儿,整整十万人的尸骸,被高丽人堆砌成这巍峨的京观!

这座山,是用华夏儿男的骨血铸造,更是华夏子孙的耻辱柱,京观不除,此恨不休!

虽然寒冷彻骨,多数将士都患上了冻疮,但是,没有一个人提起要退兵,他们都下定了决心,就算是用牙齿咬,也要把大王城咬碎,把先烈的骸骨带回故土。

皇帝陛下下达了命令,等待冬衣和铠甲战备运到,立刻跟大王城展开决战,四十万将士都在苦苦等待太子殿下的物资。

历史总是残酷的逃不脱命中注定……

程咬金牛进达李世勣等名将,这一次也是倾巢出动,随王伴驾去了辽东,李恪跟程小七又在外逍遥联络不上,坐镇北京负责军备、粮草等所有后勤补给的,就只有太子李承乾了。

因为程小七已经在北京惨淡经营一年多了,南粮北运通畅无比,战备物资储存也十分充裕,大军开拔开始,运河之上整天络绎不绝的船只,运送不同的物资到北京,北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征陆地大后方。

李承乾一开始的工作十分的顺手,前线将士都吃得饱穿得暖,武器先进,气势如虹。

这几天,从蓝田郡到北京的道路上,冰雪都被运送物资的爬犁压平了,络绎不绝的爬犁队伍绵延不绝。

运河上尚未结冰,船只依旧在繁忙的运送粮食,还有从南边调运过来的草料以及其他战备物资,纤夫的号子在北风中越发苍凉悠远。

天津港口停满了运送物资的船只,每天都在繁忙的装货,陆路方向也是有成千上万的爬犁,沿着北地厚厚的冰雪一直向辽东运送物资。

北京城的皮毛和军服加工厂日夜不停三班倒,厚厚的冬衣堆积如山,整装待发。

就在这种紧急时刻,一个关于皇帝被困大王城下的谣言,如同瘟疫一般悄然在北京城蔓延……

十一月二十三,大雪,子时初刻。

一个约三百人的骑兵队停在北京的大前门口,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我乃陈国公侯君集,速速开城门!”

北京城并没有宵禁一说,但落日关城门却是死规定,守城将士不敢开门,只能火速汇报给目前北京城的最高统帅李承乾。

李承乾正被谣言困惑六神无主,给蓝田郡的加急战报一日数封,可是,蓝田郡回复的永远都是一句话:“无法找到幽王爷和幽王妃,战报无法送达。”

忽听岳父到了,李承乾总算找到了主心骨,命令马上开城门,连夜召见侯君集,翁婿整整密议一夜。

第二天,所有物资全部准备完毕,太子爷亲自出马抽查质量,却震惊的发现,一批供应给皇帝的牛肉干居然是霉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