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七章 惊世武经(2 / 2)

这些都是行功要诀,对修习内功之人,外形上的要求。

头正而起,指百会穴虚领,头若西山悬磬,若龙探身,玉树挂宝衣之意。

肩平而顺,指两肩不耸不斜,《礼记》曰:“若夫坐如尸”,《大学》曰:“定而后能静”,皆肩平之意。

胸含而闭,指中丹田膻中穴,此处主一身之气机,故需虚空。

背平而正,以熊背猴脊为基样,呈牌位之状。

前世有位陈姓前辈,因身体极其中正,为世人楷模,被尊称为“牌位大王”。

足坚而稳,指立如磐石,踏地生根,此桩功也。有云:“身无桩法如竿立,相击易洗一身空”,指的就是桩法在技击中的重要。

膝曲而伸,指的是鸡形步,筋伸如柱,抓地极稳,步步如桩,势势如柱。

古云:“下部不固,任凭手上功夫到家,终不足以应大敌也。成如秋叶之易落,非质有殊也。”

裆深而藏,指的是开裆扣膝。拧腰扣裆,不扣则散,活腰松裆,不松则滞,非仅指缩阴法矣。

一幅幅金色图画,出现在杨灿卷子中,为以上文字,添加了配图,显得极其地生动形象。

“既明格式,下言气窍:气调而匀,劲松而紧,缓缓行之,久久功成。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之归宿,吸入呼出,勿使有声。”

这一段重在练气,来源于道家正宗入门心法,如能悉心体会,潜心修炼,可以踏上“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正途。

“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坐或立,吸气于喉,发意送下,渐至底收。”

收谷道是提肛之法,玉楼指双耳后高骨玉枕穴,后面说的是咽津法,金津玉液,底收指的是足底涌泉,功在返老还童。

“升有升路,肋骨齐举;降有降所,气吞俞口。”

升气时肩井仍需下垂,避免身子上浮,拔骨开榫,气纳中丹,有龙探身蟒脱壳之态。

降气指落点还原法,即接骨斗榫混元力,产生“手如少女不可触”的威力。

人禀天地之气所生,故升降有格,落入俞口,俞口,重要诀窍所在也。

“既明气窍,再详劲诀:通、透、穿、贴、松、悍、合、坚。曰通,劲之顺也;曰透,劲之速也;曰穿,劲之连也;曰贴,劲之络也;曰松,劲之涣也;曰悍,劲之萃也;曰合,劲之一也;曰坚,劲之转也。”

通指内气通行无阻,透指抛骨射劲,穿如九曲珠,连绵不断,环扣不息,贴指粘连之劲。

松涣者柔之劲,一羽不加,一蝇不落,如绳之系,浑然忘我。

悍,如冰之清,气血凝聚结果,周身经络开至极致。骨重如弓背,筋伸似弓弦,用劲如抽丝,两手如撕绵,龙蹲,虎坐,鹰目,猿神,猫行,马奔,鸡腿,蛇身。

合,周身一也。五行要顺,四梢要齐,三节要明,三弯要对,三心要实,三意要连,三尖要照,本身知理,合一处练成。

“按肩以练步,逼臀以坚膝,圆裆以坚胯,提胸以下腰,提颌以正项,贴背以转手,松肩以出劲。曰横劲,曰竖劲,变之分明,横以竖济,竖以横用。”

指的是身体各处的相合相随,照此练去,必然可以周身一家,虚实分明,练出寸劲和爆发力。

“五气朝元,周而复始,四肢元首,收纳甚妙。练神练气,返本还原,天地交泰,水升火降,头足上下,交接如神。静生光芒,动则飞腾,气胜形随,意劲神同。以神帅气,以气帅形,形随气腾。”

五气朝元指五心入鼻,藏于心肺,五气指五分气,元者气也,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本。

神气形三者,以神引气,以气率形,一动俱动,性命双修。

“劲诀既详,下言调气:每日清晨,或坐或立,闭目钳口,细调呼吸,一出一入,皆从鼻孔,而少时气定,遂吸气一口,默想真气自涌泉发出,升于两肋,自两肋升于前胸,自前胸升于耳后,渐升于泥丸百会穴;降气时,默想真气由泥丸降至印堂,至鼻,至喉,至脊背,透至前心,沉于丹田。丹田气足,自能复于尾闾,达于脊背,上升泥丸。周而复始,从乎天地循环之理也。”

这是引气调气之法,如何具体修炼,还要结合自身实际,才能获得最好的练习效果。

演示完内功经,金色人影向杨灿拜了一拜,化为点点金光,在他的面前消散。

杨灿抬起头来,不由一愕。

眼看《内劲四经》一经方才写就,而答题纸张就快用完了,这一切,都因为那些金色配图。

叮铃!

杨灿按响了应急铃,片刻功夫,一个武院学生探出头来,好大一张胖脸。

“纸用完了,烦劳取一点过来。”

杨灿指了指桌上纸张。

胖子撇了撇嘴,一脸不耐烦地走了,不一会儿,拿来一摞纸张,递了过来。

“多谢。”

杨灿没有放在心上,太极人为人处世,要的是一种平和淡然的心态。

是龙是蛇?

要看关键时刻,能否舞动风云,笑傲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