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章





  闫心家逢变故,修养了一段时间才重新去上学,也因为搬家的原因,母亲办手续把让他转来莫谨所在的学校当他的直系学弟,于是有理由继续拜托他陪闫心上下学。莫谨并不喜欢等来等去这种纯粹消磨时间的过程,被这么要求也不能敷衍,尽职尽责地做他妈心目中的“好哥哥”,他套逆来顺受,大的小的倒都很吃这一套。

  闫心适应得比他想象中的好得多,莫谨去班里找他一起回家的时候,看到他身边围着一圈欢声笑语的同学,闫心长得很漂亮,性格又温顺,这样的人不被接纳才是不正常,但成为人群中心倒实属他意料之外。

  莫谨回忆了一下,不难发现除了面对自己畏畏缩缩,闫心对母亲,甚至对在背后说他闲话的保姆都没有那样的不自在,他对外总是开朗的,温和的形象。

  是讨厌自己吗?也不至于吧,不然谁愿意热脸贴冷屁股,遑论他这块油盐不进的石头。恰好这时候闫心发现了站在门口的莫谨,抬起的眼睛很明显地亮了一下,急急忙忙跟身边的同学道别,几步路的距离他急吼吼地小步跑过来,到后来他自己可能都觉得这样激动太过夸张,到门口的时候脚步已经慢了下来,等走到莫谨的身边,连头都低了下来。

  “对不起,我忘了时间。”又是莫谨熟悉的,有些颤抖的,像是害羞的小心翼翼的口吻,“其实你可以叫我。”他就会像刚才那样飞奔过来。

  “没事。”

  莫谨说完就不说话了,他实在没觉得有什么好说的。闫心大约是被泼了冷水,以为他生气了,难得也低下头沉默了。

  莫谨突然想起刚才闫心望向自己时一瞬亮起来的眼睛,神使鬼差的,他突然伸出手,摸了一下闫心天生自然卷的头发。

  这一下触摸,显然让闫心大为震惊,或者说,大为鼓舞,莫谨本意倒不是要安慰他,他对自己这个行为也很惊讶。莫谨在同龄人中不算健壮,但闫心或许因为营养不良此类原因,比他瘦了整整一圈,还矮他一个头,摸起来倒是个恰到好处的高度。

  被鼓舞的闫心又开始小声地,絮絮叨叨地说一些班上的事,停学在家的那段时间是说自己看到的书,上网阅览的新闻的感想,纯属没话找话。莫谨没多回答,也没阻拦,伴随着闫心间断的、小声的说话声,和莫谨时不时一两个字的回应,像一支单调却悦耳的儿歌,这一路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漫长。

  ·

  大概这样上下学了两个星期,闫心比刚来莫家的时候更开朗了,给莫谨直观的感觉就是,跟他讲话的音量大了一些,说话的内容也更多了。或许是校园生活让他渐渐淡去了家破人亡的创伤,又或许纯粹是闫心擅长让自己看起来很高兴——那是一种难得指摘的、循序渐进的高兴的过程,对母亲尤为受用,莫谨看到母亲不再总像闫心刚来的那段时间那样,时不时就愁眉不展,对于闫心的一切都谨小慎微,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

  他注意到了这点,很自然地提起了一件事。

  “你能把路记熟了吗?”

  莫谨在去找闫心之前,先去找了母亲,说他想着要跟闫心商量着分开回家,找了不少看似正当的理由,自己高三后期很快面临加课;而闫心也需要更多社交,比如跟同路的同学一起放学回家。

  “小谨,你是不是不喜欢闫心?”

  母亲还是他认识的那个敏感至极的母亲,对他敷衍的态度了如指掌,但又对他的冷淡有些夸大其词。

  “没有,我只是觉得麻烦。”他想到总撞见母亲微红的眼眶,总是在面临重感冒的类似托词,颇感无奈,“闫心也不一定乐意,他都16岁了,没那么脆弱。”

  莫谨从小就对这种女孩子连上厕所都要结伴,为了几分钟的事彼此迁就个几分钟,对他而言是很难以理解的生活观。况且也没人问过闫心的意见,他自然从不会提意见,只会在母亲问他“要不要这样”的时候回答一个“是”。

  母亲又是那副很为难、很难受的样子,可也没说不好,莫谨又花了些时间才把她哄好。

  本来应当万事大吉,这件事转达给闫心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就出了点差错。

  “你能把路记熟了吗?”

  最近闫心开朗了一些,对他说的话也多了,也许是为了得到表扬,又也许纯粹最快,他说是,还带着一点高兴。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下周开始分开走了?”

  肉眼可见的,闫心的笑僵在了那张脸上,最近他跟莫谨讲话大胆了不少,所以但当他用那种颤抖的、小心翼翼的语调再跟莫谨再说话的时候,一下子让人有些难以习惯。

  “对不起。”上来就是一句莫谨根本不知道从何说起的道歉,“我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每天让你等我。”

  “没有。”

  更多时候是闫心在等莫谨,他们高三课多压力也大,很多时候放学后聚在一起讨论问题,多去了几次,班上的人都知道莫谨多了个要一起回家,凭空冒出的弟弟。

  “那是下周哥哥有什么事要忙吗?”他扯出一个不自然的笑,莫谨看着他的脸听着他的话,听出了一点类似垂死挣扎的虚假希冀,“没关系,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一起走?”

  像是某种引导着他回答的选择题,莫谨只能从中选择迁就他或是暂缓刑期,可他不是只会回答“是”的闫心,对方也不是让人拒绝不了的母亲,所以莫谨不答反问:“跟同学相处得不好吗?”

  “没有。”

  他幅度很小地摇摇头,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孩,认错装乖,小心翼翼地回答任何来自审判者的问题,而莫谨这个言行逼供的大人,显得就有点残酷。

  莫谨拿出难得的耐心循循善诱:“没有同学邀请你放学一起走吗?”

  闫心咬着下嘴唇,掂量着如何回答很为难的样子,半晌又怯怯地抬头。

  “对不起,我骗了哥哥,我没有把路记住。”

  莫谨沉默着看了闫心几秒,缓缓说:“从现在开始,记住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