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四十五章 白衣玄慧(2 / 2)


这些葬身鱼腹的渔民的亲人,有权利知道自己亲人的下落。

而且,既然已经不再了,又何必突然留着执念和根本不存在的虚假的念想?

既然已经死去了。

就应该放下,为自己的死去的亲人恸哭一场,然后重新开始生活。

思念对亲人的惦记和永不逝去的情义。

但是虚假的期盼,只是毫无意义的执念。

保留着这样的执念,只是让活着的人,更加的痛苦罢了。

然而玄慧依旧否认了慧觉的想法。

于是两个人就这样,一个站在船上,一个站在大河上,争辩了一番。

玄慧说了很多的道理。

他很擅长辩驳。

甚至有些道理,慧觉都不得不佩服他。

然而最终,被说的哑口无言的慧觉只是朝着玄慧合十一礼,然后转身上岸了。

但让慧觉没有想到的。

他上岸之后,玄慧和宋青山父女,竟然让人将楼船靠岸,然后跟着慧觉上岸了。

他们跟着慧觉前往了村子。

宋青山到了村子之后,拿出钱来,赠给了那些死去的渔民的亲眷。

希望他们日后好好生活。

事后,宋青山便邀请了慧觉和翟瑛上船。

本来慧觉是想要拒绝的。

一来,他忙于九滴眼泪的事情。

二来,他不喜欢攀附权贵。

三来,他和玄慧,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言谈交流之中。

玄慧的个性,颇有些禅意和不属于僧人的浪漫。

而慧觉,则是那种朴实无华的苦行僧。

当然,慧觉并不是说对玄慧看不顺眼。

只是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玄慧追寻的是禅意和佛性,彻悟佛性的智慧。

而他,追寻的只是想要普渡苍生。

自己的做法。

慧觉并不认为自己有多高尚。

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自己甚至有些虚伪的做派。

但对于慧觉而言,这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自己所信奉的道路。

存在的意义之所在。

有的人,存在着,是为了自己的亲人。

有的人,存在着,是为了江山社稷。

而有的人,存在着,则是为了名誉权势。

而慧觉,他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普渡众生。

不过就在慧觉拒绝之后,宋青山却是对慧觉说了一句话,

“人丹。”

简简单单两个字。

却是成功的让慧觉改变了想法,上了楼船。

可惜,上来之后,宋青山却对这一件事情只字不提了。

两天以来,宋青山一行人,只是乘坐楼船,游山玩水。

慧觉也不明白他们的意思。

但人丹二字,确实让他在意的很。

所以,他只好一路跟随着宋青山。

棋局终了。

伴随着慧觉谦辞的话语。

这个时候,白衣玄慧却是叹了一口气。

随后他人人真正的看着慧觉,开口说道,

“可惜了。”

“慧觉师父确实颇得佛家佛性,可惜,却不得慧性。”

“只知道苦求众生,却不知道众生皆苦,但众生亦乐,而且也正是因为众生之苦,所以才有的众生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