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2章 你画的这个人,明明就是本王!


那是一副什么样的画?

苏青鸾完全想不起来。

她紧张的盯着萧长安看,脑中转若飞轮,想着要怎么样,才能给出一个比较完美的借口,正思虑间,萧长安走过来,将那副画悬在她面前。

“苏青鸾,你跟本王说实话,我们以前,是不是有过一段……”萧长安看着她,拿着画轴的手,微微发抖,心也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他本来想说,有过一段情,但想到她自嫁入王府后的各种遭遇,那个“情”字便再也说不出口。

苏青鸾看到那副画,人却陡然冷静下来。

那副画,画的是萧长安的背影。

既然是背影,那自然是没有正脸的,没有正脸,也就没有证据能证明是谁。

她作懵懂烦躁状:“王爷,这个问题,我上次已经回答过您了!”

“可是,你在说谎!”萧长安看着她,眼眶微热。

有太多的证据,可以证明他们之间的不寻常,不管是今天他无意中偷听到她与家人的对话,还是眼前这副画……

“你画的这个人,明明就是本王!”他大声道。

“什么?”苏青鸾掠了那画一眼,呵呵笑起来。

“苏青鸾……”萧长安咽了口唾液,艰难道:“我承认,我待你很……不好……但你不要撒谎,你说实话……”

“我撒什么谎了?”苏青鸾淡淡反问,“一个背影而已,你从哪儿瞧出是自己的?”

“我要是连自己都认不出来的话,我岂不是蠢到家了?”萧长安盯住她,“虽然只是一个背影,可是,这衣裳,还有这腰间的玉佩,都跟我的一模一样!”

“所以,王爷是觉得,你穿过的衣裳样式,别人就再不可以穿了?”苏青鸾反问,“玉佩这种东西,只要好看,谁都可以弄个一模一样的嘛!”

“这剑,这佩剑也是我的!”萧长安又指着那腰间的佩剑说,“这是我的龙吟!天下的龙吟,只此一把!”

他说到龙吟,突然的想起大婚那一晚苏青鸾问他的话。

她说,长安,龙吟还是当年的龙吟,你为何却不再是当年的长安?

想到这一句,萧长安不由心内发颤,浑身冰凉!

“我们之前认识的!”他脱口道,“苏青鸾,你不用再狡辩,我们之前,一定是认识的!”

“王爷要觉得认识,那就认识吧!”苏青鸾一脸漠然,“但我还是想说,这画上画的不是王爷,那把剑,也不是龙吟剑!”

“那你当时是怎么画出的这副画?”萧长安不甘追问。

“想不起来了!”苏青鸾摇头,“不过,既然只画了个背影,那想必是因为隔得远,没见到这人的真容!当然,也许真是王爷也说不定,毕竟,王爷也是去过西关的,西关也就那么大,机缘巧合的,画了王爷的背影,那又有什么好稀奇的呢?”

“稀奇的是,你不止画我的背影,还跟大灰那么亲密,大婚那一晚,你还说过龙吟……”萧长安提起龙吟,便想起废她武功之事,倏地噤声。

“我不记得我说过那样的话!”苏青鸾矢口否认,“我只记得,我无意中惹到了王爷心爱的女人,因此受到王爷的重罚,失了一身修为!如果我真的认识王爷的话,王爷不看僧面看佛面,应该也不会如此绝情吧!”

“我记不清以前的事了……”萧长安狼狈的解释着,“我受了重伤,还在西关时,便什么事都不记得……”

“可王爷记得瑶姑娘!”苏青鸾冷冷道,“还记得苏家是你的仇人!这个时候,突然攀扯起关系来……王爷,您是什么意思?”

苏青鸾掠他一眼,不待他答话,又道:“苏家为西关百姓而战,并不会因为这些扯不清的恩怨,或者您对我的薄待,而懈怠分毫,王爷放心吧,我父兄仍然会像以前那样,保家卫国,浴血拼杀的!”

“苏青鸾!”萧长安听到这挟枪带棒的话,那脸一下子黑下来,“你是想说,本王刚才跟你说那些,实际上,就只是想跟你套近乎,讨好你们苏家吗?你觉得,本王需要如此吗?”

“当然不需要!”苏青鸾摇头,“您是尊贵的明王殿下,苏家是您的臣子,为您驱使,您是主,我们是仆,这一点,我们一直很清楚!您到苏府时,全家人都在门前跪迎,王爷,应该足表顺服恭从之心了吧?”

“顺服恭从,不是只表就够了的!”萧长安冷硬回,“要是这样的话,天下无人不恭敬顺从!有些叛臣贼子,做得比你苏家还要好!”

苏青鸾听到“叛臣贼子”四字,不由浑身发冷,原本的激愤之气,也陡然间消逝无踪。

她在做什么?

在跟皇子殿下辩论吗?

在回门这一日,在苏家解禁第二天,她跟他因为一些小事,争得面红脖子粗,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真是蠢透了!

苏青鸾轻呈一声,语气瞬间缓下来。

“王爷,好端端的,您生什么气啊!”她低低道,“妾身并无冒犯王爷之意,只是想要说明,我跟王爷,以前确实互不相识!其实我巴不得以前认识王爷呢,这样,王爷看在我们相识一场的份上,便算什么都不记得了,也总要给一分情面的!可是,我确实不认识,又怎敢顺口欺瞒呢?”

“不,你在说谎!”萧长安看着她,目光复杂,“你只是……只是……”

下面的话,他没有说下去。

苏青鸾也没有再说话,只将两腿屈起,坐在箱笼之上发呆。

萧长安默默的看了她一会儿,转身走了出去。

日上中天,回门喜宴,正式开始。

苏青鸾重又穿上朝服,戴上金冠,接受亲友的恭贺。

苏家三代单传,所以并无本家,倒是有些远亲,此时闻听解禁,一起前来庆祝问安,剩下的,便是与苏继业苏玄奕交好的一些京官,人数并不多,但在此时出现,全都是真情实意。

他们来贺喜的同时,自然也带来许多方方面面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