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五章 糜竺

第一百零五章 糜竺

冰雪消融,没有高句丽人前来打秋风,西安平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开荒可移山填海运动。张家湾出动了许多人前往西安平帮忙建城,新城池在后世的东港市。同时一部分张家湾壮丁在马訾水移山填江。

张旭打算将江边往南移三千多米,将后世的威化岛、新义州区域和西安平陆地连成一片,元宝区和振兴区与朝鲜的新义州开发区(汉末只是江中较高的沙洲)连成一片,江的主航道靠近番汗,将江面降至两千米。

从叆河如口到下游有二十多千米长,如果这段区域全部填好,至少可以让西安平多出几十万亩的水田来,这样又可以解决许多百姓的口粮问题。

自给自足是重中之重。

大量的木桩一一打入沙洲附近的江中,使得上游的江沙沉积在江底的同时,一辆辆独轮车将山土从岸边往江中倾倒。

掘土时意外发现了高岭土,这使得张旭喜出望外,有高岭土才能烧制出更完美的瓷器。张家的瓷窑地址从张家湾往西安平转移。工匠们开始研制各种瓷器。

一冬的辛勤劳作,张家湾造出四条大帆船,分别平远号、济远号、致远号、靖远号。货船造了八条,还有八条分上中下三层专门载客的客船。

张家湾终究没办法承载更多的船舶,张旭不得不将船厂移到后世的丹东市的马訾水江边,那里设为禁区,待到船厂建成后,张家湾的技术人员全部迁移到新的厂区,毕竟马訾水水深,且江面宽广,可以停靠大量木船,这是张家湾没办法比的。

要是能建造铁壳船就没有那么多限制了,可惜焊接技术没办法解决,再就是也没有大量的油漆可供使用。

好在开荒种田这活已经无需张旭交代——张家湾许多人会处理了。今年的张家湾人分配了许多人手到西安平指导开荒和即将到来的暖房育种和插秧等事宜,还得派一些人到东汶、东郭以及崔家湾,还有李氏和沓氏两族没分完的良田也要人耕作。一项项事情交代下去。张旭都觉得自个快疯了。

父亲张成前去西安平上任,有他老人家分担处理事情,张旭感觉好多了。关羽和典韦暂时不能抛投露面,张旭就让典韦负责父母家人的安全,关羽负责西安平的防务,加上徐荣一旁协助,西安平开始走上正轨。

张旭则带了管亥、雷虎等人分乘七条战舰、八条客船、十二条五万斛货船载了大量货物浩浩荡荡前往利津搬运粮食和人口。

利津还是第一回前往,老远看到一座巨大的城池矗立在黄河入海口的平原上,甚是醒目。

待到船舶靠近码头时,码头已经站满而来一队队的士兵,看那姿势张旭就知道是自家的部队。老家过来如此庞大的船队,张绍哪能不激动。短短一年时间,整个张家湾已是庞然大物,回头看看,感觉不太真实。

利津已经有了八万人的规模,士兵又增加了三千,张绍已经掌控了五千士兵,不过都是以部曲的形式存在,能对外的只有五百护卫。利津的陈米多达八百万斛,基本是大雪前各士族和大商家运过去的,当然也欠下大量债务。

张旭打算带走五万百姓,五百万斛粮食——西安平需要人,同时需要将这调四千士兵至辽东,从辽东调了二千经历过战争的悍卒过来,这样一来,人虽然少了二千,可战斗力反而更强。

“旭哥,我们在利津开一家酒楼吧。这样可以赚到海量的钱财,还可以打探到各种情报。”张绍道。

“这个提议今年可以实施。你先将酒楼建起来。等厨子培养出来了就可以开张了。”酒楼最关键的是炒菜,只有培养出会炒菜的人,这新式酒楼才能开办起来。酒楼的式样张旭提了一些意见,如何修筑是张绍的事。

“旭哥,还有一个事,有一个名叫糜竺的富商去年就在咱们这租了间房,咱们这的粮食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他提供的。开年后这富商一直住在这,说是要见你。你看要见吗?”张绍问道。

“见,当然要见。”这样的猛人要见自己,哪有不见的道理。要知道糜家可是富庶一方的土豪还是汉末四大富豪之一,整个徐州几乎一大半是糜家的天下。当年刘备逃到徐州,要不是糜竺资助刘备招揽几千人,那里会有刘备的后来?张旭手里虽然有许多资源,可他们不是商人,如何赚钱还是差了许多,如果能将糜家拉进来,自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糜竺也是一个和张旭相仿的少年,脸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身形微胖,脚步矫健,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时常习武之人。

“哈哈!糜兄,我还打算去朐县拜访你的,你我真是心有灵犀。来来来,看座!咱们痛饮三杯。”张旭一见糜竺就说道。

“张兄,糜某酒量不行,还是免了吧,前些时觅得的嫩荼叶,可否以荼代酒?”

荼就是茶,汉朝还不叫茶。汉朝的茶还只是有钱人的饮品,穷人是没办法享受的。这时候茶的使用还不是很广泛。

“好!就依糜兄。”张旭过来一年多都不曾喝过茶,大鱼大肉的,还真想念后世喝茶的生活。

张旭打开糜竺给的茶叶礼盒,一股青纯的茶味扑鼻而来。盒子里是半斤晒干的茶叶尖。这个时代的制茶工艺也太简单了。

有茶总比没有要好。

“张泽,将我那套琉璃杯拿过来。”喝这种绿茶自然是泡在玻璃杯里面最爽心豁目。

三杯玻璃杯里面各装上茶叶,而后倒入滚开的开水,一片片茶叶在开水里慢慢舒散开来,热气冉冉腾空,美妙至极。

糜竺看呆了,原来这荼叶放在琉璃杯里如此美丽。

“糜兄!”张旭对着糜竺举杯。

糜竺吹了几口气,轻轻抿了一口,入口微涩,落口却甘甜无比,回味无穷。比起放置各种豆子之类更有味道。

“张兄才是懂荼之人,竺服矣!”糜竺起身对张旭行礼。

“糜兄过奖了。”张旭笑道。

“张兄,请问这样的琉璃杯怎么卖?”糜竺见到这玻璃杯顿时看到了无限商机,一定想办法让张旭卖这琉璃杯给自己,这样的宝贝得多大的琉璃才制作得出来,绝对可以当作传家之宝。

这样的玻璃杯当然不会便宜,张旭随口开了一个价:“一只十金!”

“好!”糜竺闻言爽快地答应了下来,爽快得张旭都有些觉得价格可能开得太低了。

一套四个,四十金一套,看来得让张升多做几十套才是。

“糜兄,某侥幸从海外秘境得到一些宝贝,不知道糜兄有没有兴趣接手。”张旭想要出售镜子,以史书上得到的信息,张旭觉得糜竺还是诚信之人,也是值得深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