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七章 糜竺的选择

第一百一十七章 糜竺的选择

古时候人们之间的娱乐不多,蹴鞠是其中做大众化的一种娱乐方式。张旭决定将后世的足球规则改良用到蹴鞠中,全军队训练之余可进行蹴鞠娱乐。

改良过的蹴鞠更像是两军对垒,你来我往,众将士们士兵们学到许多东西,让人震撼,乐此不疲。参加蹴鞠的人明显感觉到跑步的耐力更长了,这样一来,更多人加入到蹴鞠之中。

为了推广蹴鞠,使得军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激起众军士的荣誉感,各军队之间举办蹴鞠大赛。

蹴鞠大赛场地建在西安平的江边新平整的土地上,地面培植了草坪。各个团部派出最精锐的蹴鞠团队参加比赛,许多百姓也有幸在场外围观。

欢呼声惊呼声时不时响起。

数场比赛过后,大家所有人这才发觉蹴鞠原来可以这么精彩。

蹴鞠这项娱乐活动在西安平、番汗、沓氏和朝鲜推广开来,百姓们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各地百姓的身体茶余饭后爱上蹴鞠。

蹴鞠大赛过后,张旭难得的清静。每日和崔馨耳鬓厮磨,结婚大半年了,崔馨的肚子不见任何动静,张旭开始怀疑人生了。回到西安平之后,各种药吃了不少,依旧不见效果。也不知到底是谁的问题,亦或是穿越带来的副作用?

具体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辽东的医生绝大部分只能看一些头痛发烧之类的小病罢了。张旭派人在中原留意张仲景和华佗这两个人,一旦遇到,无论花多大的代价也得将他们请到辽东来,实在请不动,就是绑也要将他们绑过来。

有这两位神医任意一位肯为自己效劳,可以让许多受重伤的士兵不至于没了性命。如今的张家湾,由于有酒精消毒,因为伤口感染细菌的很少,可重伤没办法医治,辽东地广人稀,不光读书的人少,其他各种人才也是奇缺。

腾云阁酒楼陆续在各州郡城开设,大量信息传递过来,张绍逐渐开始掌控这个慢慢开始庞大的网罗,许多后起的张家湾少年通过培训后到各处腾云阁默默无闻地收集整理信息的幕后工作。

张旭虽然一直呆在辽东和乐浪,许多天下最新的信息传递过来,比如谁谁杀人了,哪个州有暴动……

关羽和典韦的家眷派人秘密接来张家湾居住,这两员虎将欣喜万分,从此一心一意卖力做事。

郑玄那里《诗》和《论语》的稿子出来了,张旭派人定了一个初稿,而后让船带到利津,郑玄定稿后刊行天下,一时间,天下读书人惊叹不已。

张旭作为郑玄高足,承印图书之大功,使得天下人再次侧目,《三字经》也跟着畅销起来,张旭大赚特赚。

船舶到各处航行做生意,最远随糜竺到达荆州的襄阳,沿朝鲜半岛和马韩五十四国的许多国家也有交易。杜康酒畅销海内外,张家湾一再加大产量,依旧供不应求。

张旭听闻糜竺到了西安平,十分惊喜,赶紧前去码头迎接。自从开年和糜竺合作以来,主做粮食生意的糜竺开始涉足张旭的所有行业,张旭的出产借助糜家的圈子,卖到了大汉一大半区域。赚得的钱财绝大部分用来收购铜、绒毛、硝石、碱等和战备有关的物质上。

如今的世道,各地都有饥民,糜竺越来越担忧时局,民间有一个非常庞大的组织叫太平道,这个组织分工非常严密,人员众多,几乎各州皆有,虽然还不是那么让人反感,可糜竺总觉得这太平道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帮助老百姓。

糜竺感觉世道可能要变了,可怎么各变法,他不知道。一旦天下有变,他这样的富商是所有人惦记的目标,所以他须得寻找一个靠山,几年来,他寻遍了大江南北,还没寻到可以托付的正人君子。

和张旭接触不长,糜竺能感觉张旭和太平道不同,能文能武,也能赚钱,许多新鲜东西出自他的手。他细心打听过,张家湾的崛起、沓氏的崛起、西安平的重建、利津的从无到有……这些都离不开张旭的影子。

这几个月以来,每隔几天就有专门的船队前往利津装送流民走,说是到辽东垦荒,有吃有喝。从利津购置大量粮食看来不假,就是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如何。为了探清实际情况,糜竺专程来西安平,表面是和张旭谈生意,实则看看张旭是不是表里如一真心对待老百姓、张旭是否值得他押上所有身价投靠。

船舶就要进入马訾水时,见到岸边居然是长得非常粗壮的秧苗,就是徐州的秧苗也没有这么粗壮,而且行列整齐,糜竺吃惊不已,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走南闯北的他从没见过摆列这么整齐这么粗壮的水稻,不是说辽东种不了水稻吗?怎么眼前全是?

进了马訾水后,糜竺的眼睛看不够,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汉人百姓个个脸色红润,这是生活很好才有的气色。百姓们一边干活一边欢快地唱着歌,歌声整齐,曲调古怪,和当下的汉曲完全不同,难道这就是辽东的风格:

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

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呔,

齐动员呀么嗬嗨。

兵工队呀么嗬嗨,互助组呀么嗬嗨,

劳动的歌声西里里里嚓啦啦啦索罗罗呔,

满山川呀么嗬嗨。

自己动手么嗬嗨,丰衣足食么嗬嗨,

加紧生产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呔,

为抗战呀么嗬嗨。

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

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呔,

齐动员呀么嗬嗨

走过一段江面后,几道斜斜的巨大支架从江南岸的山上延伸到北岸的滩涂上,不断有新鲜的泥土从支架倾泻上下来。看样子是填江造田。这么庞大的工程,居然能做出来,从泥土来看,自打进入入海口之后全是填出来的陆地。

除了欢快的劳作的百姓,糜竺也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画面,几万多衣衫褴褛的男人被驱赶着干活,稍有偷懒的就会抽上一鞭,被抽的人不敢言语继续干活。

“那些是什么人?怎么穿的那么少,干的却是最苦的活不说,还挨打?”糜竺甚是不解。

“糜老爷,那是作恶多端的高句丽人,几个月前他们围攻乐浪郡城朝鲜,被我们公子打败,然后将他们抓过来劳动改造,偿还他们在我们汉人身上做的孽。我们公子说了,高句丽人一百多年来从大汉抢了数不清的财富,这才造就了今天的强盛高句丽,每一个高句丽人就是终身为大汉子民做牛做马也不足以偿还他们一百多年犯下的罪孽。”糜竺身边一位士兵说道。

糜竺被士兵的豪言壮语震惊。

“糜兄,数月不见,风采更甚!”张旭见到惊诧的糜竺笑道,赚了更多的钱的糜竺更加富态。

“张兄,你吓到我了。这么繁华的地方藏着拽着,深怕我知道。”糜竺笑道。

“看你说的,穷乡僻壤的,哪里比得了富庶的徐州。来来来,咱们二人不醉不归!”张旭拉着糜竺的手往县城府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