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二章 端王(2 / 2)

不放心高俅,张千又提醒了一句,这才出去通知来人。

因为不知道赵佶派人来是为了什么事情,所以高俅也就没敢太磨蹭,穿好了衣服之后,脸也不洗,头发也不束,穿上鞋就走出了房门。

驸马借给高俅居住的院子不大,因此出了房门就能看到院门了,远远高俅就看见了两个穿着富贵的人等在了自家的院门口,紧走了两步,高俅来到了门前。

跟来人交流过后,高俅发现这人也不知道赵佶找自己是因为什么事情,只知道是赵佶派他来接人的,其余的就一概不知了。

稀里糊涂的上了马车,高俅被拉着往东边行去。张千担心高俅会出事,因此就跟在了后面,不过马车速度不快,倒也不用担心跟不上。

只不过是几分钟的功夫,马车便停在了一处大宅院门前,高俅下车之后抬头一看,只见大门口最上方写着三个大字——端王府!

车夫跟门口的人交代了一声,很快就有人出来领着高俅往里面走,而张千因为身份问题,所以被请到了一边的门房去喝茶。

得知了高俅已经到了,赵佶也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张开双臂就迎了上来,“高俅啊高俅!你总算是来了啊!”

“不是,你这是什么个情况?”

高俅上下打量了赵佶一番,着实为他的打扮吃了一惊。

赵佶趿拉着一双鞋,敞襟露怀,活像一个街上的地痞无赖。若是旁人也就罢了,可赵佶身为端王,着实不该如此。

“哎呀!你可是不知道,太后让人送了一大堆奏折过来,我看了一早上了,可是根本就没看完几本,你来了正好,赶紧帮我处理一下!”

赵佶也是真的赵佶了,一边说着一边拉着高俅往自己的书房走。

到了赵佶的书房,高俅还没来得及感叹一下这里的富丽堂皇,人已经被赵佶拉到了一张桌子后面,桌子上左边摆着的,是整整三摞封着黄皮的奏折。高俅大概估计了一下,奏折总共有百十来份,另一边放着的应该是赵佶看过的,仅仅五份。

“你可真是,几本奏折而已,用得着这么着急吗?”坐在了凳子上,高俅随手拿过了左手边的一份奏折,一边翻开,一边说道:“其实关于奏折,很多时候奏折之内有用的东西只有那么三、五句话,剩下的那些无非是一些大臣们喜欢用套话,还有就是大臣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一般来说,若是大事可以等到朝会的时候再议,小事连回复都不用回复,至于那些不大不小的事情,有惯例的交给相关部门去处理,没有的想法找人处理。就比如这一份有关水患的奏折……”

堆积如山的奏折,在高俅的处理之下很快就批阅完了,当然大多数的奏折上面高俅只是写了一个‘阅’字,少部分剩下的那些最多也就是写上交给哪个部门处理,只有一本,高俅一个字都没有,而是拿在了手里。

“怎么了?这封奏折有什么不妥吗?”

赵佶不知道高俅是在想什么,看着他拿着一本奏折沉思不语,忍不住开口问了出来。

“这本奏折……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说,事情说大不大,可是说小也不小。我觉得,还是你自己看看吧!”

犹豫了再三,高俅还是没有直接跟赵佶坦白,毕竟这封奏折的内容有些麻烦。

奏折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说当今天子病重,又没有子嗣在世,于情于理都应该早做准备,也就是说要在当今天子的兄弟之间选出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按着现在的情况来说,继承人有三个人选,一个是当今天子一母同胞的亲弟弟简王赵似,一个是年龄最大的弟弟申王赵佖,最后一个就是天子的第二个弟弟端王赵佶。

这封奏折里面将立简王赵似和申王赵佖的理由都陈述了一遍,唯独到了端王赵佶这里,用的都是否定词,也就是说,这是一封反对赵佶登基的奏折。

赵佶看了一遍奏折,不置可否地扔到了桌子上,然后低头看向了高俅,“高俅,你对这封奏折怎么看?”

“这封奏折?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太后应该是将这封奏折送到了三个人的手上,简王、申王还有你。”

前后一联系,高俅很快就猜到了事情的大概,毕竟后世的宫斗剧他看的实在是不少。

“哦?我们兄弟三个都收到了这封奏折,这个倒是挺有意思,你详细说说。”

赵佶完全没有王爷的样子,斜靠在高俅座椅的靠背上,兴致勃勃地看着高俅。

“三份奏折是一样的,但也是不一样的。一样,是这三份奏折要说的事情一样;不一样,则是这三份奏折最后针对的人不一样。”

对于如此简单的伎俩,高俅可是一点都看不上眼,随口就说了出来。

“一样?不一样?你是说,我的这封奏折是针对我的,另外两个人的奏折是针对他们俩的?难道说……这是要看看我是什么反应吗?”

赵佶毕竟是皇室中人,对这些玩弄心机的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