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四章 剿匪(2 / 2)


“不知道……他们比庄子里的人还多……也就五六千……”

“他们没有打着官军的旗号?那你又怎知不是匪军?”

“我听到有狗日的管个骑马叫将军,结果……结果挨了鞭子……匪军巴不得手下这么叫他们……大人,您一定得告诉皇上,我们……”

李雪鳞见那人已是垂死边缘,赶紧抓着他肩膀大声喊道:“兄弟,最后一个问题,撑着点!我问你,他们向哪儿去了,你看清没有?”

“向……东……”

王九郎手指搭在那男子的脖子上,仔细探了会儿,起身摇摇头。

“他们胃口还真不小,想得真美!”李雪鳞阴郁地看着那具尸体,心中涌上久违的怒火。他可以被挑战,被攻击,但绝不容许被蔑视。而对方的做法无论从态度上还是手段上,对他来说都是种侮辱。

“一小时,半个时辰……应该还没到。”李雪鳞突然笑了起来,问王九郎,“中校,如果一队行军中的步兵突然侧面遇袭会怎样?”

“他们会来不及展开防御阵形,甚至来不及进入作战状态。而行军中被拉长的队伍又不能在纵深上进行梯次阻击,就连命令传达也会有困难,几乎等于任人宰割……长官,到时候打到什么程度?”

“留几个舌头,其余你看着办。”李雪鳞见另两路搜索部队也被追了回来,一甩鞭,“弟兄们,咱们‘剿匪’去!”

那队乔装的“匪军”并不是真的没发现李雪鳞这大队骑兵。虽说只有三百多人,但却有六百匹马,跑起来声势也颇为浩大,打老远就能听到声音。

只是他们从上司处接到了三个命令。一个是来自李毅的,要大家变装后去剿灭一伙私通外敌的叛军,据说这些人躲在沧州城外一处大宅子里。还特地注明,叛军可能会谎报身份,大家务必不能上当。

还有一个也是来自李毅的,以不容抗辩的言辞让这些原本驻扎在德州的兵马悄悄开拔,换上匪军的装束后一路隐蔽,如遇发现他们身份的,可当场格杀。特别是在沧州附近,绝不容许有人活着看到他们。

最后一个命令是由陆凌稍后加上,严令要尽可能避开叛军的骑兵,否则赢面小之又小。这点正合带队的游击将军意思。以步兵去挑战骑兵,就算赢了损失也很可观。不过骑兵在大夏是极为金贵的东西,向来被掌控得很严密。叛军哪来这些王牌部队?

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一基本信条在任何时代都以不同形式灌输给了这些能合法杀人的士卒们。由于军队打着维护国家利益或皇帝利益的旗号,那个莫名其妙遭殃的村子就只能怪他们自己运气不好。谁叫老祖宗非得选在这片四野开阔的地方定居,害得不想多生事端的“匪军”们躲无可躲。

但李雪鳞率部先行却是个意外之喜。一听到这支军队的动静,“匪军”头目立刻反应了过来,下令五千步兵悄悄向这些人来的方向急行。没想到叛逆们的反应也不慢。还没等他们赶到据说是贼窝的地方,一阵十分轻微,很容易与远处的雷声混淆的低音正变得逐渐清晰起来。那是大群军马奔驰时蹄铁叩地的闷响。

“匪军”的头目一看自己这边队伍拉得老长,便知要遭。四下一望,在这空荡荡的雪原上却有从矮丘陵上延伸下来的一小片树林。

“健锐营速带床子弩到林中架设,其余各营绕着林子列阵,快!”耳边的马蹄声已越来越近,像催命的鼓点。但对于这些平时爱磨蹭的士卒们来说却比官长的命令有效多了。立刻就有几百人抬着十多架拆开的床弩隐入树林,其余九个营则乱哄哄地开始沿着树林边缘列阵。每一营的前排都是善射的弓兵,用的是有四尺长的步兵弓。此时正在各自什长的命令下排成还算整齐的横队,取出弦挂上弓,又从箭囊里将羽箭插在身前的地上,方便快速射击。

渐渐成形的步兵方阵之间沿着树林的弯曲空出了喇叭形的开阔地。朝向树林那头较窄,保证了相邻两处的床弩能在阵前形成交叉火力,消除死角。这支从德州抽调来的大夏禁军与李雪鳞花力气培养的专业化军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能在三四分钟的预警时间里完成这些基本防御部署,已经算得上极其训练有素了。

李雪鳞他们冲到离“匪军”约六百步远的地方停下,给马匹留出足够的冲刺提速距离,仔细观察着对面的情况。

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不少破绽。比如“匪军”们清一色大夏兵部督造的钢刀长弓,真正的贼匪可没那么富裕。就算刮一路地皮,十个人里头能有五六把菜刀就算不错了,军用武器更是只能配备到类似于伍长的小头目这一级。再比如“匪军”们虽然比不上用肉食和均衡营养喂出来的国防军,也算身材匀称,脸色红润。而真正的贼匪王九郎见过,大多面黄肌瘦。土匪们不事生产,又是作战半径小的步兵,没法像李雪鳞那样肆无忌惮地千里奔袭洗劫整个部落。给养非常成问题。

综合起来就只有一个结果,而且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结果。

李雪鳞将望远镜还给王九郎:“他们阵形之间的空隙似乎太大了些。背靠树林是个好点子。但何必留给我们各个击破的空间?看这些人也没有成规模的突击部队,应当不是预留的进攻通道。你怎么看?”

“或许是接战匆忙,来不及好好布阵。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到这样挺不容易了。”

“不……我觉得有问题。让大家再往后撤点,那片树林可能有古怪。”

一见那伙穿着从没见过的黑衣,连用的兵刃都与中原截然不同的骑兵,“匪军”中的大夏游击将军就觉得事情有蹊跷。联想到各处都在传闻蓟县伯将进京面圣,自己这趟拿了高额津贴的任务似乎有着和津贴一样多的隐情。

传闻蓟县伯用兵如神。游击将军不知道这种说法可信度有多少,至少这些“叛贼”居然发觉了这种阵形的奥妙,正面对着自己缓缓后撤。他们随军带的床弩射程较短,只有一千步左右。再过片刻敌人就全部到了射程之外。

他眯着眼看了会儿。敌人阵形十分整齐。虽然是骑兵,进退之间的协调却比这边强得多。但在他们后退的过程中,有一小群人总是聚在一起,被十多个武士护在中间。

游击将军立刻抓过一个传令兵,指着李雪鳞等人:“告诉各弩,那儿就是叛逆的贼首!我号令一下,所有床子弩都向那边射去。射死了贼首,敌军必乱。”

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