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章惊现曲辕犁图纸【求追读】(2 / 2)

曹斌微微垂眸,却骄傲的说道。

得‘学习空间’第一次奖励‘洗筋伐髓’之后,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就连记忆力也大增。

寻常的书本看上一遍,就能记住个七七八八;再看个三五遍,就能倒背如流,永远铭记在心。

“哦,郑伯克段于鄢何解?”

曹操闻言,倒是没有太大的疑问。

他早就从模拟器里得知大孙儿自小聪慧过人,能背出《春秋》并不奇怪。

“嘶...”

但荀彧、贾诩、许褚三人就大吃一惊了。

曹斌才多大,十一岁而已。

这个年纪正是青春萌动,玩兴正浓的时候,能安心坐下来读书的人,少之又少。

就更别说将隐晦难懂的六经之一《春秋》背下来了。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曹斌闻言,点了点头,将郑伯克段于鄢这段典故全文背诵了一遍。

“这段典故,讲的是千年前的郑庄公与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夺国君之位而兄弟阋于墙的往事。”

随后,他又解释道:“庄公之母武姜偏爱其弟共叔段,使其养成骄纵蛮横之***夺庄公国君之位,庄公师出有名,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颍地,有颍考叔等人规劝,并设计母子二人黄泉相见,重归于好。”

曹操闻言,心中大为欣喜,又问道:“曹刿论战何解?”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斌没有犹豫,直接将其背诵出来,并解释道:“此典故亦发生在庄公时期,庄公十年春...”

曹操又一连问出几次,他都能背诵并解释其意。

这番对话一出,荀彧、贾诩等人齐齐点头。

由此可见,曹斌确实对《春秋》倒背如流,并深明其意。

“勤于学业,不错。”

曹操听得连连点头,面露嘉许,对这个大孙儿满意极了。

他将手中的《春秋》放回原处,却看到桌上有一份图纸,引起了他的兴趣。

曹操拿起图纸,只见上面用细狼毫画了一幅奇怪的图样。

看上去,有点儿像是百姓耕地所用耦犁,却又似是而非。

旁边标有各部位的名称,以及其尺寸大小。

图纸的最右边,写着一列正楷大字:曲辕犁详解。

“斌儿,此图所画何物?”

光看图纸而没有实物,老曹一时之间竟然没认出来它到底是什么东西。

“大父,此图所画名为曲辕犁!”

见老曹已经发现了图纸,曹斌解释道。

“曲辕犁?”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好似明白了什么。

“正是曲辕犁,此犁有别于时下百姓所用之耦犁。”

曹斌解释道:“孙儿在谯县之时,曾见百姓用耦犁于田间耕地,三人两牛花一日时间仅能耕得亩许地,效率极为低下。”

“此后,孙儿苦思冥想,对其进行改良,尝画出此曲辕犁!”

“据孙儿估算得知,此曲辕犁只需一人便可掌握,使一牛之力,一日可耕得二三亩地,可极大加快耕地的效率。”

“孙儿得知,大父号召百姓开荒屯田,但苦于农具稀缺,且效率低下,便将其画出,正准备献给阿爷,为大父分忧!”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本是李唐时期才会出现的曲辕犁,被曹斌毫不犹豫剽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