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367:殿下英明(2 / 2)

太子也不过是一时的出神,这会儿叫其素提醒了一句,立时吓出一身冷汗来。

他刚才说了什么?

那样的怨怼之言,他如何能站在清风殿外,说与其素听?

其素轻咳了两声:“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殿下虽然十几年来未曾听政,可总该知道,云南那处事端频频,云南府几任知府都曾上书参表,甄府……委实不怎么规矩。这十几年了,陛下够宽容的了。”

太子深吸了口气:“我倒不是可怜他们,只是从今次的事情看,外祖父并没有反心,这也是事实。”

“甄大人,只怕是不敢反。”其素说这话时,语气有些冷。

太子眯了眼。

其素好像一直都是很好说话的人,对谁开口语气都是和善的。

“你的意思是,他纵然手中握着云南,也心里有数,不敢同天下相抗,所以父皇下旨要拿他发妻、拿他亲孙,他也欣然接受了?”太子摸了摸下巴,盯着其素问道。

其素此时竟也丝毫不惧,反倒笑了笑:“您这个拿字,用的妙极。甄大人是如何想,奴才不知道。只是大家都是聪明人,陛下此举是何用意,甄大人心里估计也存了疑影儿。奴才也跟您说句实话,贞娘娘二十来年都不同云南来往,即便是真的病重,陛下也不会下旨召他们来。再退一步,侯夫人是贞娘娘亲生母亲,娘娘若病重,叫夫人进京,这也没得说,可那位小世子——”

他拖了拖音,没再说下去。

太子抿唇,心里什么都明白。

甄府这位小世子,论理还得叫自己一声表兄。

母妃纵然真的病重,也没道理叫他一起入京看望吧?

所以他之前说的话,也许是对的。

外祖父明知道父皇此举是什么意思,还是任由发妻亲孙进京来了。

可是这样一来——

太子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那不就是妥协了?”

“可是此时再来妥协,还有什么用呢?”其素摇着头,“早年间甄家人在云南胡来,甄大人但凡管上一管,何至于如此?更何况,殿下莫不是忘了,贞宁三年,太后做整寿时,朝廷开的那场恩科,云南闹出了什么事吧?”

太子一时噎住。

贞宁三年时,他不过刚刚七八岁而已。

可是皇家的孩子成熟的早,再加上他从落生就被寄予厚望,早早就进了书房进学。

那一年,朝廷开恩科,云南府出来的学子成绩个顶个的好,可到了殿试上,却全都成了笑柄。

这其中是什么缘故,不用问,也清楚了。

这件事情最后不过是处置了那一科的主考官并着几个不大不小的官员,连带着云南的知府等人也一并贬了下去。

但是年岁渐长,再去回想这件事,方知道,事情远没有这样简单。

云南府中,甄家一手遮天。

这样的事情,若说同甄家无关,谁会信呢?

其素见他沉默下去,才叹了口气:“那可是陛下登基后的第一场恩科,他这样落陛下的颜面,陛下当年能忍下来,不过是看在娘娘的份儿上,再加上……”

“再加上登基不久,动不了他们。”太子冷眼看过去,打断了他的话,自个儿开了口,“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件事,我绝不会插手叫父皇为难就是了。”

“殿下英明。”其素深深地一礼,只说出这四个字来,便再没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