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章:满腹心事

第37章:满腹心事

钟氏这会儿正满腹心事不知道跟谁说。看见了房东刘奶奶忍不住就把自己的想法都跟她说了!

刘奶奶听完感叹:“你们俩大人加起来还没有一个孩子有主意,眼下越来越忙可不就得雇人干么。”

“但是家里底子薄……”

刘奶奶听到和话反驳道:“平常挺聪明个人怎么遇事儿变轴。不折腾折腾只能赚些小钱,我看柔儿那小机灵鬼的主意很好。当年我跟当家的也做过几年的小生意。这做生意不是一个人就能成事的,你把活儿分出来。雇人的话找附近的邻居就成。我去帮你说!”

“只是怕太吵闹了。”

“没事儿,这算什么。”刘奶奶对这事儿竟出乎意料的开明。

到是定了定钟氏的心思,高兴的直接把穆施柔跟穆采薇叫了过来。

“你兄弟要去读书,我打算家里的事儿渐渐的就交给你们姐妹。刘奶奶已经答应帮咱们找人,你们俩好好想想雇人的话,要雇几个人。都做什么,工钱怎么算?”钟娘以前身子不好,现在精神好多了,教育子女上就更加尽心。

穆采薇自从离开了老宅,性格也外向了,她跟徐广三订了亲,一般订了亲的就算是外嫁女。一般都不沾手娘家的东西,但亲娘和妹妹并不避讳着她。心里还是挺有感触的。

许多事儿都让她做主。她娘还私下里说过徐家孩子多,怕是人际复杂!要是自家的买卖做的红火,回头她跟徐广三出来租个铺面做小生意,也比在婆家里讨生活来的方便!

穆采薇道:“那剁馅揉面的活儿不轻省,一整天干下来两条胳膊都是酸的,这个活儿要是能雇人干的话能省下不少。还有就是推磨,好几十斤重的磨盘。要一口气推上两个小时。爹这腿脚不好,我们姐妹俩又没那么大的力气这个也包出去吧。”

穆施柔赞同的说着:“可不,要我说咱们就雇五个人。每个人一天十文钱包一顿午饭,当天结算!两个人帮着剁馅揉面包馄钝。两个人去推磨磨豆子。还有一个人腌咸菜!”随后又把自己定了一百二十个坛子的事儿说了。

“我的乖乖,一天十文钱,一个月就是三百文呢!哪儿有这么好的活儿?”钟氏原来没个想法。但听到一天五十文钱心就开始疼了。

“咱这活儿累。多给一些也是应该的,就找那些能干,干净利索的妇人就好。”家里还有姐姐,不好叫外男进来。

“行!你都想周全了!”钟氏宠溺的说着。钟氏这几天没少跟左邻右舍打交道。尤其是那几个年轻的小妇人,他们叽叽喳喳来一通,附近那些人家都摸清了个大概。但这名单选谁,还是要跟刘奶奶和刘爷爷商定之后才好。

钟氏复杂的看着小女儿一眼:“你这孩子,明明是个最小的,却偏偏是个最老成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福气的事儿!”

“自然是福气!”姐姐穆采薇笑道:“自从妹妹回来了之后。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可不就是说书人嘴里说的什么小福星下凡么。”

“是这个理。”

……

钟氏自从把钱之后。腰杆子也比以前硬了不少。办起事儿来雷厉风行。才一个下午。就把五个人的敲好了。一一上门拜访!是刘奶奶陪着一起去的,算是作保。

这些人一听,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儿,自是十分积极。胸脯拍的当当响说明儿一大早就过来上工!

走到最后一家的时候。看见一个低矮的小破门房。依附在一个宅子中。年久失修。从外面看着都心惊胆战的。

钟氏有些诧异:“这不是城里么,怎么还会有这样的。”

刘奶奶叹了一下:“城里有的时候比乡下还没活路呢!在乡下好歹还能靠田地吃饭,在城里要是无依无靠,那可真是绝望了!”

“翠菊在家吗?我是你刘婶子。”刘奶奶在外面高声的说着。

“哎……”门开了,是一个中年的妇人,相貌敦厚老实。但身上那衣裳补丁摞补丁的。一看就是洗过很多水的,衣裳都发白。虽然一眼就看着贫穷,却异常的整洁!

“翠菊,是谁来了?”里面有个老太太的声音。嗓子眼里像是装了个破旧的风箱,说起话来呼呼作响。

“娘,是刘婶子!”

“哦哦。”屋里的老太太这才没了声响。

“婶子进屋!”

“不了,就在外面说几句话就走。这个是你钟嫂子,租我们家的院子做小吃的!想要找几个干活利索的妇人,这不,我就想起你来了。他们家早上到下午作六个时辰!活儿不轻,但每天十文钱,当天就给。中午还包一顿饭。你啥意思?”

“婶子这种好事儿您能想着我!我跟我娘都谢您!钟嫂子要是不嫌弃我愚笨,明儿一早我就去。”翠菊挺激动的。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她都快没活路了,这么多年就靠左邻右舍救济着,才能勉强活着,好几次撑不下去,但家中还有七旬的老娘,老娘还活着,她也不能不忠不孝,只能咬牙撑着!也想过出去讨一份工。但她有老娘在。还不愿意入奴籍。就这么的将就着,之前听说大户人家有招浆洗的女人。一个月给三十文。她兴冲冲的去,谁知人家根本没挑上她。说看她手粗,怕把娇贵的衣裳洗坏!如今这种每天十文钱的活儿。简直是以前不敢想的事。累点也不怕。

“邻里邻居住着,说什么谢不谢的”刘婶子说完这话道:“行,我回去了。你帮我跟你娘问好!”

“行。”

走出门去,刘奶奶道:“这翠菊也是个可怜的人,她是她娘的腹遗子。她娘之前生了三个儿女都没占住,就这么一个幺女活了下来!一老一小的生活也不容易。后来翠菊大了该说婆家了,这丫头轴,就想要带着她娘一起嫁,媒人一听这话就摇头走了!一直拖到二十多岁。最后找了个老裁缝成了亲。过了几年平静日子。但那老裁缝身体也不好,没几年就撒手了。她这一辈子没孩子。现在就靠出摊卖点自己编织的鞋子过日子!”

“啊……”

刘奶奶道:“她是个好孩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当年差点我家大郎就娶了她,可是这孩子说家里负担重,愣是不同意!”

“有您这样的好邻居,她也算是有点福气。”钟氏都有些羡慕了。

“大家都不容易,可不得互相帮衬着么。不然这日子就太苦了。”刘奶奶感叹的。